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Grace 王瑞德 王義川 馬郁雯【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106

國衛院藏肥貓1/年薪飆破435萬直逼閣揆!18名特聘研究員加薪30% 院長司徒惠康遭批「帶頭自肥」

發布時間:2025/11/6 07:02

記者孫偉倫/調查採訪

行政院中部辦公室副執行長吳音寧近日捲入「內定台肥董事長,年薪1,500萬元肥貓風暴,最終在社會反彈下,吳音寧僅當個陽春董事。事實上,政府機關肥貓何其多,三不五時就會躍上新聞版面,FTNN調查,身為國人健康守門員的國家衛生研究院(國衛院)在明年度的預算中,打算替18位特聘研究員「加薪」約1,800萬元,等同每人平均年薪增加百萬來到437萬元,漲幅高達3成,待遇直逼「五院院長級」,由於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也是特聘研究員之一,有立委質疑根本就是「肥貓自肥」!

國衛院在明年度的預算中,打算替18位特聘研究員「加薪」約1,800萬元,等同每人平均年薪增加百萬來到437萬元,待遇相當於「五院院長級」,由於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上圖、下圖左二)也是特聘研究員之一,有立委質疑根本就是「肥貓自肥」!(圖/國衛院臉書/下圖其他人士與本新聞無關)

一般民眾對國衛院或許有些陌生,它卻是國人健康的守門員19961月正式成立的國衛院,位於新竹科學園區竹南園區,屬於非營利性的公設財團法人,以增進國人健康福祉,提昇醫藥衛生水準,發展醫藥科技,培育醫學人才為宗旨,負責評估應對公衛事件,執行政府賦予的醫衛研究任務,以及整合國內外醫衛資源與產學合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近年來,國衛院積極推動與臨床醫學中心的策略合作,期望能加速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實現「從實驗室到病床」的目標,例如為了面對癌症與新興傳染病的持續威脅,正攜手醫界藥廠正在打造智慧抗癌生活圈台灣疫苗自主國安防線」,開發全球首創的AI物聯網醫護人員消毒監測系統」、「泛基因體病原體鑑定與抗藥性診斷系統PanAMR)等等,今年底則會正式出版首部台灣失智症風險因子管理白皮書,明年也將建置完成「國家感染性疾病資源庫」(NIDB, National Infectious Disease Bank面對如此繁雜又極度燒錢的醫衛業務,自然每一分錢都得要用在刀口上,如今卻傳出國衛院藏著肥貓!

國衛院近年深入地方打造醫衛設施與研究中心,同時積極推動與臨床醫學中心的策略合作,期望能加速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實現「從實驗室到病床」的目標。(圖/國衛院臉書)

根據《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設置條例》成立的國衛院,創立基金來自政府捐助,由衛福部部長身兼國衛院董事長,目前每年約40億元的運作經費主要來自衛福部年度預算,也就是由國家與人民稅金支應。FTNN調查,國衛院明年度(2026年)全體職員工總計917人,薪資預算總計約11.93億元,相較今年增加約4,600萬元,其中,近4成約1,800萬元編給院內的18特聘研究員」(薪資預算總計約7,873萬元),等同每人年薪平均調漲約百萬元,從原本的337萬元增至437萬元,漲幅高達約3成,年薪值逼「五院院長級」!根據人事總處公布的官方資訊,今年1月加薪後,五院院長月領約37萬元,年薪大約444萬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衛院所謂的特聘研究員通常需具備博士學位與卓越的研究成就,並在各自領域從事前沿研究、指導研究生、參與學術計畫等,簡單來說,就是頂尖專家」。FTNN調查,目前國衛院的18位特聘研究員大部分都屬「院內斜槓」,分別在院內擔任所長、主任等主管職,就連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也是感染症及疫苗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因此有立委質疑國衛院明年度大幅增加特聘研究員薪資,難解自肥爭議

國衛院明年打算替18位特聘研究員「加薪」1,800萬元,總薪資從今年6,065萬元(下圖職類第一列)調升至7,873萬元(上圖職類第一列),等同每人年薪平均調漲約百萬元,從原本的337萬元增至437萬元,漲幅高達約3成。(圖/民眾提供)

「除了自肥爭議,國務院特聘研究員還被質疑帶有裙帶色彩,例如有個特聘研究員的資歷以臨床為主,研究能力明顯不足,有人說他能當上特聘研究員,就是背後有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當權派勢力。知情人士進一步透露,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是美國史丹佛大學免疫學博士,當過中研院院士國防醫學院校長,目前國衛院的18名特聘研究員中,不難看出存在中研院系統國防醫學院系統與校友的影子。

一般來說,機關單位時常面臨人員升遷等異動,因此會寬列預算,另一方面,國衛院職員屬於廣義公務人員,依《預算法》規定,法定支出的薪資預算不可隨意刪減,且目前對於延攬高階研究人才,並無具體薪資給付規定,通常是以行文上級單位、主管機關核准方式處理,基於個資問題也不太會對外公布實際薪資,因此出現公眾無法監督的灰色空間。一名執政黨立委坦言,國衛院這次的「調薪風波」,雖然可以理解為若要延攬相關人才,需要提供足夠誘因與價值,不過,高階研究人才的任用確實應該要有更嚴謹的公開審查制度。

根據《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設置條例》成立的國衛院,創立基金來自政府捐助,由衛福部部長身兼國衛院董事長,目前每年約40億元的運作經費主要來自衛福部年度預算,也就是由國家與人民稅金支應。(圖/國衛院官網、臉書)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指出,國衛院近3年都有編列18名特聘研究員的薪資預算,分別為7,326萬元、6,065萬元7,873萬元,費用浮動幅度之大,不免令人質疑基準何在?是否有依員工薪給待遇標準編列?如果薪資過於漫天喊價,卻未能反映在國衛院的收益上,恐怕不是民眾所能接受。她進一步表示,國衛院除了提供任務導向型研究,也肩負發展醫藥生技應用技術強化國內生技醫療產業核心能力的重任,相較今年,國衛院明年度的科技研究經費增加近3億元,總共投入逾30.3億元的研究經費,權利金卻比今年衰退,每年權利金收入也只有1億多元,國衛院持續投入更多資源,但技轉成效不彰,無法提升獲益,淪為只剩研究,欠缺研發』。」

相較於國衛院其他員工平均加薪4%6%,獨獨這18名特聘研究員加薪3成,就算延攬人才、留用人才的理由勉強成立,國衛院也要注意其他同仁的相對剝奪感,尤其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自己也是特聘研究員,更要面對自肥的質疑!國民黨立委蘇清泉表示,國衛院要為員工調薪,站在立委的角度,可以表達支持,然而從預算規模觀察,18名特聘研究員平均每人年薪增加百萬元,如此巨幅的加薪,國衛院必須向立法院說明原因,否則難以向國人交代

國民黨立委李彥秀(左圖)質疑,如果國務院薪資過於漫天喊價,卻未能反映在國衛院的收益上,恐怕不是民眾所能接受。國民黨立委蘇清泉(右圖)則表示,國務院對特聘研究員的巨幅加薪,必須向立法院說明原因,否則難以向國人交代,院長司徒惠康更要面對「自肥」的質疑。(圖/李彥秀臉書、蘇清泉臉書)

FTNN透過立委辦公室等管道向國衛院詢問相關爭議,至截稿前尚未獲得回應事實上,國衛院過去二度被質疑院長薪水比總統還高」、「肥貓中的大肥貓,當時衛生署(現衛福部)回應,薪資需要參考國際行情,才能在國際市場延攬人才回台效力面對三不五時就挨批「有肥貓」,國衛院去年底至今卻以「無法勝任工作」至少解聘2名副研究員而挨告吞敗,其中1人年資長達16年,顯見國衛院的人事與研究資源確實出了問題,立法院務必得好好監督,絕不能再讓「肥貓自肥」把人民當韭菜!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未經判決確定者,應推定為無罪。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