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台灣人均GDP狂飆!超車南韓背後玄機 謝金河卻警告:1大產業恐成永遠痛點

發布時間:2025/9/20 09:40

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台灣經濟再度引爆話題!主計總處8月中公布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高達8.01%,不僅拿下亞洲四小龍冠軍,韓國媒體更悲觀推估,南韓人均GDP最快今年就將被台灣超越。根據最新數據,台灣人均GDP上看38066美元,南韓則約37430美元,這場「龍虎交鋒」瞬間引爆兩岸三地媒體熱議。

主計總處8月中公布台灣第2季經濟成長率(GDP)高達8.01%,拿下亞洲四小龍冠軍(圖/ai生成)

然而,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提醒,光鮮亮麗的數字背後,隱藏著產業結構嚴重失衡的真相。他指出,AI與半導體確實讓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上光芒萬丈,台積電更是撐起台股市值2.76兆美元的關鍵推手,讓台股一舉超越南韓的2.09兆美元。但另一面,傳統產業卻陷入長達18年的停滯,靠殺價搶單的老路已經走到盡頭,恐怕再怎麼救也救不起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金河進一步分析,今年9月出口584.9億美元,首度超越南韓寫下歷史紀錄,前8月出口金額更達3984.34億美元,年增率高達29.3%,全年出口有望突破5400億美元,擠下新加坡、躍升全球第15大出口國。這些亮眼數據,卻高度集中在電子零組件與資通訊領域,其中電子零組件產業吸納約63萬就業人口,資通訊則僅24萬人,合計僅佔全台勞動人口的7.5%。他直言,當最大宗就業來源的傳統產業持續衰退時,經濟榮景恐只是一面幻影。

至於人均GDP超車南韓的「推手」,謝金河點出關鍵其實是匯率。近期台幣強升,韓元卻持續貶值,使得台灣數據相對漂亮,但這並非長期優勢,甚至可能帶來隱憂。他強調,去年台幣跟著日圓、韓元走弱,出口商才鬆口氣,如今匯率急升,反而成為出口業者的壓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全球局勢上,他形容當前經濟正被兩股力量拉扯:一邊是AI革命帶來的龐大成長動能,美國科技七雄創造20.54兆美元市值就是最佳例證;另一邊則是中國內捲效應,傳統製造業陷入產能過剩與價格廝殺。過去風光的台塑四寶便是縮影,2021年在中國市場大賺2414億元,如今卻在今年第2季轉為虧損250億元,反映出傳統產業的困境。

謝金河直言,全球製造業競爭已從「大量低價」轉向「少量多樣、客製化與高技術含金量」,唯有持續投入技術升級,才能避免淪為被淘汰的一群。他強烈警告,台灣若仍停留在「大色貨」思維,以量取勝、打價格戰的傳統產業,恐怕真的再怎麼努力都救不起來。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