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王淺秋 黃國昌【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26
【好厝抵家】

韓美簽FTA卻遭反噬!台商品輸美關稅僅增3.8倍 游庭皓:孤立環境讓台企策略靈活

發布時間:2025/9/25 20:45

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

韓國商工會議所(KCCI)日前最新報告指出,南韓輸美產品第2季遭課徵關稅總額達33億美元,比去年第4季、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二度執政前暴增46.1倍,增幅在美國10大貿易夥伴中最大,而台灣僅3.8倍。針對當前台韓貿易局勢,財經專家游庭皓在臉書發表分析,感嘆今昔政經環境的變遷。他指出,台灣當年的劣勢,卻形成今年的優勢。

韓美FTA曾讓韓國享受多年的經濟紅利,卻在川普回鍋後出現逆轉。(圖/川普臉書)

2000年代初期,由於世界貿易組織(WTO)多邊貿易自由化的進程,在杜哈回合貿易談判(Doha Development Round)陷入僵局,導致相關談判持續停滯至今,各國轉而自行開啟雙邊貿易談判,洽簽自由貿易協定(FTA),或是加入區域貿易組織如CPTPP、RECP等,以強化自身商業競爭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於對岸壓力等政治原因,台灣在洽簽協議與加入多邊組織的進度緩慢,除了與巴拉圭、瓜地馬拉等邦交國簽署協議外,僅分別和中國(ECFA)、新加坡(ASTEP)、紐西蘭(ANZTEC)簽署協議。成效與競爭對手韓國相距甚遠,韓國不僅加入RECP,更與歐洲、美國簽署FTA,當時也被外界認為,韓國經濟將遠遠甩開台灣。

游庭皓表示,在過去幾年,美韓簽訂FTA後,雙方享有大量貿易優惠,韓國經濟大舉超越台灣,但隨著川普推翻協議,重新大幅課徵關稅後,韓國成為受創最深的國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今年Q2,美國對韓國輸出品的關稅增幅,高達4614%,遠高於其他主要貿易夥伴,游庭皓指出,這個政策使得南韓出口產業首當其衝,不僅削弱了韓國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也動搖了其多年來依靠FTA建立的供應鏈布局。

對比台韓兩國處境,游庭皓直言,相較之下,台灣雖然也遭遇關稅調升,但增幅僅377%,明顯低於南韓、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國。

迫於對岸壓力,台灣長久以來在國際政治和經濟環境中就處處受限,政府幾乎難以發揮影響力,不過游庭皓點出,正是因為台灣過去就長期,處於未簽署FTA的處境,使得企業早已習慣,在不利的關稅環境中調整策略,加上此次美國尚未公告232條款半導體關稅名單,因此目前對台灣核心產業影響有限。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