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10 07:00
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
十月以來,美國五角大廈的媒體記者圈非常不平靜。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在內的五十多家媒體、一百多名記者,同時打包離開駐點已久的五角大廈。原因是美國國防部要求所有記者必須簽屬一項嚴格的採訪協議,要求所有記者若欲採訪或進入某些空間,都必須事先取得官方批准或有官方人士陪同;不得報導或發佈未經官方許可的所有資訊。言下之意,媒體記者再也沒有採訪自由,若簽了協議,形同國防部的官方新聞稿「來稿照登」、事先審查,名符其實成為傳聲筒。
於是,有為有守的多家主流媒體決定捍衛新聞自由,拒絕簽署協議,自願繳回採訪證以示抗議,就連親共和黨的《福斯新聞》這回也看不下去。此事件激起全美媒體從業人員大反撲,開始了一場政府資訊透明、民主問責制與國家安全間該如何平衡的大辯論。以往被視為偏左的主流媒體與川普政府關係更加緊張了起來,國防部長赫格塞斯 (Pete Hegseth)不顧媒體批評,堅持新聞媒體在安全設施內漫遊是危害國防安全的行為,國防部發言人說詞更強硬,稱那些拒絕接受新規定的記者們是「自以為是、選擇自我驅逐的媒體」(self-righteous media who chose to self-deport)。
繳回的採訪證,取而代之進入五角大廈的是一群右翼網媒、獨立記者以及播客們(Podcasters),國防部給他們一個新稱號,叫做「新世代記者團」(Next Generation Press Corps)。此事件中最諷刺之處,國防部長自己就是福斯電視台出身的媒體人,卻反而比任何人都更收緊採訪自由。對於立場不同的記者之不屑,當然來自於總統老闆川普的態度。
近日美國過感恩節,在白宮記者會上有NBC記者問到生活物價上漲問題,記者提問Walmart超市的感恩節餐點份量變相縮水時,川普勃然大怒,回嗆記者在報導「假新聞」,還嗆記者提問的方式「令人作嘔」。今年八月,一名CBS的記者提問川普關於德州水災有延誤警示的問題,是否想對受災家庭說些什麼?川普馬上變臉,怒批只有「壞人」才會問這樣的問題,還稱該記者是「很邪惡的人」。
類似與記者對嗆場景,從川普第一任期開始便上演過上百次,當記者對川普提出任何質疑時,他偏向直接轉向對記者人身攻擊,迴避問題本身,不只針對單一記者,更多情況是上綱至所屬媒體和新聞機構。顯而易見的,川普攻擊媒體已成為他的政治手段,藉由充滿情緒的語言,刻意在公開場合「表演」罵記者,把立場對立的媒體塑造為敵對勢力和政敵角色,削弱媒體的公信力,一方面也鞏固支持者的信任,讓支持者覺得主流新聞媒體是刻意抹黑,如此一來,變能快速轉移執政和自己的爭議焦點,把公眾批判的焦點轉到大眾媒體身上。
或許是川普貶抑媒體策略奏效,根據蓋洛普(Gallup)公布九月份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僅剩28%的成年人對報紙、電視、廣播等大眾媒體在「完整、公正、準確報導新聞」方面有「很大程度」或「一定程度」的信任。這也是從1970年代有該調查以來的新低點。其中以政黨傾向來劃分,共和黨支持者信任媒體的比例超低,只有8%。
當川普在競選期間採取與主流媒體對峙的策略,是以民粹領袖身分在訴說「與人民在一起」,凸顯自己反菁英、反建制的形象,這是競選策略的運用。但成為總統以後,痛罵媒體的行為,久而久之影響的不僅止於新聞產業,將會使民主社會的運作方式產生質變。川普攻擊媒體的現象,已引起政治和法律學者的關注。學者們提出警告,當總統反覆指控媒體造假,部分民眾會轉為信任政治領袖本人而非媒體,將導致「資訊極化(information polarization)」以及「事實不再共通(loss of shared facts)」的現象,這是民主社會最危險的長期效應。若政治領袖透過語言戰削弱媒體公信力,即使沒有違反任何法律層面,也會造成制度上的「軟性崩壞(soft erosion)」。
換句話來理解,就是社會上的每個個體都有自己所相信的真相,但沒有人有共通的事實,當輿論被掌握權力者所主導,群眾逐漸對真相失去興趣,媒體監督與問責功能就會喪失,不信任主流媒體的群眾,會轉向與自己意識形態相符的小眾媒體,如立場極端的網路頻道等,而演算法會加劇群眾接收到這些「證實偏誤」(confirmation bias)的內容,使社會形成極端不互信的資訊世界。缺乏基本事實的社會,民眾對政治制度、司法機構等信任度也會隨之下降,當制度型的信任危機爆發,在此狀態下,陰謀論或假消息更容易擴散傳遞。
台灣當前也有政治人物正踏踩在這個地雷上。
民眾黨主席、立委黃國昌天天被訪問,都嗆記者。當被媒體問及「美國律師資格是否失效」問題,黃國昌對提問記者罵「這什麼白癡的問題?」;召開記者會時被問到關於是否涉及引薦駭客案的男子進到央廣工作,黃國昌一臉不耐怒罵提問記者「怎麼會提出這麼荒謬的問題」、「你問這問題,我必須要不客氣的說,連基本事實基礎都沒有」;開記者會前媒體配合提前把問題交給黨團,詢問執政黨立委指政治干預司法問題,黃國昌一開口便嗆媒體「記者會還沒開就潑髒水」;黃國昌直接打斷記者提問,並嗆「我從來不為難基層,但你回去跟你們高層說,我就問一個問題:鏡電視什麼時候要道歉?」;當記者在立法院拿手機提問且拍攝,嗆記者是「騷擾」、「很討厭走路時有人拿手機拍我臉」…這只是近三、四個月以來的案例,黃國昌罵媒體次數多不勝數。
以嗆記者方式來轉移自身爭議焦點,減少媒體在議題設定中的主導地位,用一種近乎「表演」的行為來製造衝突場景,以達到更大的傳播效果和聲量,同時塑造反執政黨的英雄定位。黃國昌的心機,相信媒體人絕對不會不懂,為何寧願遂其意?增加收視點閱率的短暫快感與放任第一線記者長期尊嚴受辱,還有更需斟酌之處。此時看見美國國防部記者群為了捍衛採訪權而搬著電腦、攝影器材集體繳回採訪證撤退,主張從五角大廈以外的其他管道獲取資訊,持續監督國防部,這是媒體自我驅逐、自以為是?還是堅守第四權的格調?所有當過記者的人,肯定認為是後者,或許當今台灣的政治記者們也該考慮仿效辦理。
往最糟的方向想,黃國昌照三餐怒罵攻擊媒體記者的目的,最終是為了要削弱台灣社會對於民主制度的信任而使其崩壞,又或者,是為了配合境外勢力而這麼做?是有意還是無心,套一句黃主席怒罵記者的話:「是蠢還是壞,還是又壞又蠢」?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快訊/鳳凰來勢洶洶!花蓮光復鄉停班停課 3鄉鎮啟動撤離作業
記憶體題材飆瘋了!「這檔」獲利年增262%...被列注意股仍創收盤新高價 9檔個股要小心
才剛宣布減重10kg!泫雅澳門開唱突昏倒 清醒後發聲:真的很對不起
今日風雨越晚大!「這幾地」恐迎大豪雨 專家曝「颱風假」關鍵點
57萬股民注意!00929添生力軍「這3類」科技股有望入列 成分股變50檔迎3變革
照三餐貶抑媒體記者 黃國昌目的與後果
股價開始回暖!這「軟板設計製造廠」累積拔3根漲停奪週量價雙增王 10月營收年增28%
「這檔」記憶體股上週漲破7%!八大公股卻提款6億元 再倒彰銀破萬張
中職/古久保健二落淚道別!樂天領隊曝換總教練原因 球迷憤怒批:有夠羞辱的
股價週漲近13%!三大法人重砸16億搶貨這「記憶體大廠」 中工也獲掃1.9萬張入袋
遭列入注意股!銅箔廠榮科跌半根終結連3漲 當沖成交量近5萬張登韭菜王
《英雄聯盟》世界大賽總決賽T1逆轉勝KT 創下史無前例三連霸
前三季獲利年減229%!國家隊輸血這檔1.2萬張「狂買一整週」 撒75億砸向台積電
PLG/下半場崩盤!洋基工程首秀慘輸27分 富邦勇士狂拿133分破聯盟紀錄
中職/剛率樂天桃猿奪下總冠軍!古久保健二震撼卸任一軍總教練 球團:感謝4年來的貢獻
配息金額再提高!00929「暴力升息12%」遭國家隊週砍上千張 這檔慘挨刀26日
慘遭踢出MSCI成分股!外資、投信、自營商聯手下殺「這檔」…提款11.3億元 「它」創新高也被賣
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下週三恐貫穿台灣 台電已佈署逾4千人力待命
彰化傳人倫悲劇!46歲女疑殺7旬母後墜樓 「頭顱破裂」當場慘死
F4「合體生變」確定三缺一!朱孝天無預警宣布新身分:結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