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王淺秋 黃國昌【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26
【好厝抵家】

藍營怨1天難撤8千人! 他曝高雄經驗「如反射動作」:告警到撤離最快1小時完成

發布時間:2025/9/26 09:3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花蓮日前因颱風外圍環流挾帶豪雨,導致馬太鞍堰塞湖溢流,大量泥水湧入光復鄉,災情造成十多人罹難。由於外界點名花蓮縣府在撤離作業上慢半拍,相關討論延燒,但有藍營人士與基層人員反映,臨時要撤離8000多人屬於「大工程」,並不容易。對此,臉書粉專「高雄好過日」則分享高雄多年來的防災經驗,直言「即時撤離其實沒有很困難」,並點出兩地執行標準的差異。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縣府撤離工作未完備受到議論,臉書粉專「高雄好過日」分享高雄多年來的防災經驗。(圖/記者盧逸峰攝)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縣府撤離工作未完備受到議論,臉書粉專「高雄好過日」分享高雄多年來的防災經驗。(圖/記者盧逸峰攝)

高雄好過日指出,高雄市政府面對颱風或豪雨帶來的土石流風險,早已將預防性撤離視為「反射動作」。只要農業部水土保持署發布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警戒,高雄多以「黃色警戒」為啟動門檻,不會等到「紅色警戒」才行動,確保危險來臨前就能讓居民脫離險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今年9月22日樺加沙颱風為例,高雄市府針對那瑪夏、桃源、茂林、六龜及甲仙等5區發布土石流及崩塌黃色警戒,並要求區公所執行預防性撤離安置。當日共計1723名居民被列為保全對象,其中孕婦、慢性病患與洗腎病人等避難弱者更被優先安排撤離,累計撤離人數達1835人。粉專強調,從發布警戒到完成撤離,最快只需1小時,包含挨家挨戶通知、交通引導、避難所設置,整體流程相當成熟。

粉專進一步指出,高雄市府的防災標準長期採「嚴格執行」,即便因此引來部分居民抱怨浮濫放假或小題大作,市府仍堅持把人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經歷莫拉克風災慘痛教訓後,市府防災標準趨嚴,因此近年幾乎已極少出現因未撤離而遇難喪命的案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相較之下,花蓮在本次災害中的應變就顯得相對遲緩。粉專直指,9月22日上午7時,水保署已經針對馬太鞍堰塞湖一帶發布紅色警戒,並明確要求花蓮縣政府「立刻強制撤離」居民。然而,直到9月23日下午洪水爆發,距離警告發布已將近1天半,縣府仍未完成撤離工作,「高雄黃色警戒1小時就把人全部都載走了,花蓮紅色警戒30小時卻缺乏危機意識,這就是最明顯的差別!」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