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王淺秋 黃國昌【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26
【好厝抵家】

教師節最動人的身影—臺北市原住民長青學苑樂活服務隊

發布時間:2025/9/26 16:45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每逢教師節,我們總會感念老師們的辛勞。但在臺北市原住民長青學苑,還有一群特別的身影,他們不是正規師資,卻同樣用心耕耘教育這就是「樂活服務隊」。成員皆為設籍臺北市、年滿 55 歲以上的原住民長者,他們經過長青學苑的精進課程訓練與實習,通過培訓者便走入幼兒園、小學及社區機構,把生命故事與族群智慧傳遞給下一代,成為「讓文化在都市生根的守護者」。

他們的存在,不僅延續文化的根脈,也在教師節這個日子,展現最動人的教育力量。在課堂上,樂活服務隊長者們以最生活化的方式分享原住民文化。有的帶領孩子學習傳統樂舞,讓教室瞬間變成小小舞場;有的教導文化手作,讓孩子透過串珠或編織體驗雙手創造的快樂;也有人用故事傳講,把祖靈與神話娓娓道來。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會依據教學需要自行設計教材,從手繪圖卡到簡單遊戲卡片,都是出自長者的巧思。這樣的文化傳講,不只是課堂活動,更是一場跨世代的交流與創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者帶領小朋友跳原住民樂舞,孩子在舞步中感受文化活力。
長者穿著原民服飾,手持自製圖卡與孩子分享文化故事。

「以前我覺得自己老了沒什麼用,現在站在孩子面前講故事,他們眼睛發亮聽我說,我覺得自己好像又年輕了。」一位樂活服務隊的老師動情地分享。還有老師說:「當孩子跟著我一起唱族語歌謠時,我感覺文化的根基被看見了。」這些回饋,讓長者們更有信心投入,他們不只是文化的傳遞者,也成為推動族語與文化教育的力量。孩子們在這樣的互動中,自然而然接觸原住民族的智慧,文化種子就在一次次的課堂裡悄悄發芽。

長者以圖卡介紹原住民常見食材,孩子們專注學習生活智慧。

臺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長期推動「全民原教」政策,樂活服務隊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實踐者。他們將文化帶入校園與社區,不僅讓更多人接觸原住民族的樂舞、故事與工藝,也推動族語與文化教育的發展,提升原住民族在都市中的能見度與自信。對長者而言,參與服務隊是自我價值的再發現;對社會而言,則是青銀共學的最佳示範。這樣的模式讓「長者不只是被照顧者,也是文化教育的主角」真正落實在生活之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者引導孩子認識構樹皮,體驗原住民工藝與自然的連結。

凡設籍臺北市、年滿 55 歲以上的原住民長者,都可免費參與培訓,完成實習後便能加入樂活服務隊,成為文化傳講者。各級學校、教育機構或社區若有需求,也可以向學苑提出申請,由服務隊安排教師至現場授課。申請方式:請洽臺北市原住民長青學苑服務專線 (02)2720-8889 2018 林小姐,或至「臺北市原住民長青學苑」粉絲專頁查詢。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