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12~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花蓮堰塞湖釀17死!災防簡訊用詞惹議 網怒轟:「溢流」兩字害慘了

發布時間:2025/9/28 23:00

記者周雅琦/綜合報導

颱風樺加沙帶來的豪雨重創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在23日發生大規模「溢流」,洪水瞬間傾瀉而下,導致光復鄉市區慘遭沖毀,造成至少17人死亡、7人失聯。事後,災防告警簡訊曝光後,不少網友認為,「溢流」一詞難以反映災情的致命性,錯失了第一時間的警示效果。

颱風樺加沙帶來的豪雨重創花蓮,造成至少17人死亡、7人失聯。(圖/花蓮縣府提供)
颱風樺加沙帶來的豪雨重創花蓮,造成至少17人死亡、7人失聯。(圖/花蓮縣府提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醫師蘇一峰今(28)日早間,在臉書轉貼PTT網友的截圖與質疑。網友指出,事發當日下午3時,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發出簡訊指出「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已發生壩頂溢流」,警告可能有大量水流與土砂下移。網友坦言,「溢流」讓人直覺以為只是小規模淹水,頂多堆沙包防水,並未意識到必須立刻撤離。網友質疑,「政府簡訊為什麼不直接講潰堤?」他認為,若簡訊中出現「潰堤」,大家早就逃命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根據林保署後續調查,這次堰塞湖的溢流口短時間內下切達80公尺,瞬間釋放出超過8,400萬立方公尺的水量,威力相當於數千個標準游泳池同時傾瀉。多位專家,包括前內政部長李鴻源與中央大學榮譽教授李錫堤,都認為這已經是「潰壩」規模,而非單純的「溢流」。

儘管簡訊中已有「紅色警戒」與「立即撤離」的字眼,但民眾難以從字面上理解其的嚴重性。甚至有人認為,看起來就像罐頭訊息,感覺溢流真的沒什麼危險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