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王淺秋 謝寒冰 葉元之 許甫【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008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TikTok演算法會推自殘內容!立委爆:38萬國小生曝高風險

發布時間:2025/10/8 11:52

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等人今(10/8)表示,針對中國短影音分享平台「抖音」的海外版本「TikTok」,我國的小三至小六學童使用人數逾38萬,而TikTok已被發現只要青少年展現心理困擾,平台演算法就會推播大兩憂鬱、自殘等高風險內容,政府聚焦網路打詐,卻忽視兒少網路安全,對此將提出修法,審查其內容與納管演算法。

民進黨立委林月琴,林月琴辦公室提供

林月琴上午與民進黨立委沈伯洋、林楚茵,以及精神科醫師林煜軒、國際特赦組織台灣分會秘書長邱伊翎等人,召開「修法納管,別讓 TikTok 演算法危害兒少身心健康」記者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月琴等人指出,國際特赦組織於 2023 年針對 TikTok 的「為你推薦」頁面進行實驗,發現青少年只要展現心理困擾傾向,平台演算法就會迅速推播大量涉及憂鬱、自殘等高風險內容。

對此,國際特赦組織在2025 年,再次詢問 TikTok 是否已改善相關問題,平台僅回應早已有的功能,並未提出實質改革。特赦組織呼籲政府應儘速審查演算法設計對兒少的心理健康影響,建立監督與平台責任機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林煜軒指出,近10年的研究已顯示,即便在COVID-19疫情發生之前,10至24歲年輕族群的憂鬱症盛行率,已是十年前的1.5至2倍,女性增幅尤為明顯。這一現象與全球兒少心理健康資源使用率同步上升的趨勢一致。林醫師分析,2000年後出生的世代成長於高度數位化的環境,手機、平板與社群平台無所不在,儘管提供了自我表達與社交支持的新途徑,卻也帶來網路霸凌、性私密影像散佈與網路成癮等新型風險。

林煜軒說,自己過去發表於《情緒疾患期刊》的研究,從台灣大規模調查中,發現性私密訊息影像散佈與青少年自傷風險密切相關,呼籲政府應優先針對高風險網路行為建立常態化監測與早期介入機制,並推動平台演算法的透明與責任歸屬,以實質保障兒少心理健康。

林月琴指出,根據2023年台灣傳播調查資料庫調查,9歲至12歲國小兒童使用TikTok的比率高達46.1%,推算使用TikTok的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人數可能高達38萬人,恐將大量兒少隱私暴露於中國。

林月琴說,目前政府對網路平台的管理多聚焦於打詐,卻忽略兒少網路安全。自己於本會期推動《人工智慧基本法》及《兒少權法》修法,納入年齡驗證與主責機關制度,並預告將強化平台課責機制、要求內容審查與演算法監管,並著手研議對未落地境外平台的管理法源。

沈伯洋指出,現行對TikTok等數位平台的監管過於零散,無法有效保護兒少,對TikTok年齡限制形同虛設、演算法具高度成癮性,並存在中國存取用戶資料、散播削弱民主敘事等風險,對國家安全與兒少隱私構成雙重威脅。

沈伯洋表示,將於本會期提出《個資法》與《兒少法》修法草案,賦予兒少刪除個資權,並促請數發部研擬更具系統性的數位平台監管機制,建立長效防護。

林楚茵指出,根據2025年台灣民主實驗室的調查,15至18歲青少年中有高達42.3%每天多次使用TikTok。然而,該平台對內容缺乏有效審查與分級機制,導致許多不當或錯誤資訊透過演算法推播給兒少,形同「裹著糖衣的毒藥」。

林楚茵強調,兒少尚在價值觀發展階段,長期接觸此類內容將對心理健康產生深遠影響,政府不能再對這類境外平台的風險坐視不管。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