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范世平 王瑞德 Grace【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009

月經幣來了?綠委點名衛福部:落實平權仿照文化幣發行

發布時間:2025/10/9 11:14

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

民進黨立委范雲、張雅琳及社福團體今(10/9)表示,將呼籲衛福部比照文化幣發行模式,推出月經幣,讓有月經的學生,都能依自身需求購買生理用品與止痛藥,真正落實月經平等,保障身體自主、受教權與健康權。

民進黨立委范雲,資料照

范雲、張雅琳及台灣不會教小孩行動聯盟(不小盟)理事江心怡、性別平等學生倡議連線代表邵思宇、少年報導者主編邱紹雯等人上午召開「慶祝台灣女孩日-發放月經幣,讓女孩掌握自主與權利」記者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范雲表示,自擔任立委起即關注月經平權政策,並提案將生理用品納入提供低收中低收戶之必要項目;要求教育部推生理用品政策時,納入「多元生理用品」,不只衛生棉,還要包括衛生棉條、月經杯、吸血內褲、碟片等種類。她說,現在若要提出「月經幣」政策,當然支持。

張雅琳指出,從「生理用品免稅」到「多元生理用品計畫」,台灣社會逐漸願意談論月經。然而現行學校發放生理用品,僅針對弱勢身份發放,容易讓學生被貼標籤,且品項不足、取用點不便。她說,「月經幣」政策,不僅能保障自主選擇,也能避免弱勢標籤化的問題。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月經幣」政策發想團體、不小盟理事江心怡說明,要推動的月經平權政策,是如全球多國早已從「救助」走向「普及」與「平權」的方向,例如蘇格蘭於2022年起全面免費提供各類生理用品、法國自2024年起為25歲以下女性全額補助永續型用品、西班牙加泰隆尼亞地區於2024年開始提供可重複使用的免費用品等。

江心怡指出,月經幣政策可完全仿照文化部執行「文化幣」的成功模式,由衛福部統籌編列公務預算,針對16至22歲女性每年發放固定金額的月經幣,供購買生理用品或相關經期用品折抵使用。16歲具備自主權的女孩們,可以完全自己做主,對於女孩及其家長而言,除了是給予實質的經濟補貼外,讓女孩掌握身體自主權的具體政策。

江心怡進一步分析,目前教育部政策仍有5大問題如下:

1.仍屬救助模式易標籤化領取者學生

2.無學籍學生無法領取

3.缺乏多元選擇與自主權

4.無法累計領取永續型生理用品

5.救助模式不利推動月經平權教育

江心怡說,她身為育有小6和國3的2個女兒的台北市家長,每個月能在超商領取4包衛生棉,卻常遇到超商缺貨、可選擇的品牌不多或剩下架上的商品未必適合;此外,100元買/換一包衛生棉真的是好貴,一般來說,我們自己是不可能經常性地去超商買衛生用品的,身為納稅人,我希望這些民脂民膏能被更有效益地運用。

江心怡指出,台北市是少數「普發」生理用品的地方政府,制度雖有善意,但仍缺乏彈性與使用者導向,導致兌換率仍不到5成。因此,更能落實多元與選擇的「月經幣」,有推行的必要。

邱紹雯表示,教育部政策立意良善,但主要限定弱勢身分,各縣市補助對象與請領方式又不同,不僅宣導上讓人混淆,也讓月經政策停留在「救助」,而非「平權」概念。校園現場多數女學生不敢實體領取生理用品,怕被貼標籤,就連協助發放的老師也一頭霧水,認為是額外增加的業務,何不透過更全面的管道一起發。

范雲與張雅琳也呼籲,衛福部儘速研議「月經幣」政策,已經有「文化幣」成功模式在前引導,這項政策不需修法、不改稅制,只需編列預算即可實施,衛福部不該迴避,應該即刻開始規劃,後續將會共同監督衛福部推動「月經幣」,希望能作為國家送給台灣女孩最實際禮物。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