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菲7.4強震等同「62.5顆原子彈」威力!專家揭數據:未來一周恐會有規模6以上餘震

發布時間:2025/10/10 19:52

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

菲律賓南部答那峨島近海今(10)日上午9時許發生規模7.4強震,鄰近地區陸續發布海嘯監測與撤離指令,而中央氣象署也一度發布「海嘯消息」,所幸在中午左右解除警報。對此,前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表示,菲律賓7.4強震釋放的能量「相當於62.5顆原子彈」,不排除未來有規模8強震發生,並指出僅9月就有10起規模6以上地震發生,顯示地球已進入地震活躍期,同時示警:「台灣周邊要多加留意」。

中央氣象署指出,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此處是全球最活躍的板塊活動區域。(圖/報地震-中央氣象署臉書)
中央氣象署指出,菲律賓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此處是全球最活躍的板塊活動區域。(圖/報地震-中央氣象署臉書)

中央氣象署在粉專「報地震 - 中央氣象署」指出,全球有3大主要地震帶,包含環太平洋地震帶、歐亞地震帶、中洋脊地震帶,其中環太平洋地震帶是最活躍的一個,且全球有75%的火山分布在該處,因此也被稱為「太平洋火環帶」。氣象署表示,全世界約有80%淺層地震、90%中層地震以及幾乎所有深層地震都發生在火環帶上,此地以聚合型板塊為主,板塊會不斷推擠、隱沒到相鄰的板塊的交界處,板塊在深度約100至150公里的地方會部分熔融變成岩漿,然後向上溢出地表、形成海底火山,而臺灣東部的綠島、蘭嶼,就是海底火山噴發所形成的火山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郭鎧紋指出,菲律賓這起規模7.4強震震央在民答那峨島東部近海,釋放能量相當於62.5顆原子彈,主因為菲律賓海板塊從隱沒到菲律賓行動帶造成,後續也發生規模5.9、5.6兩起餘震,推測未來一周將會有規模6以上餘震,且不排除規模8以上主震。

郭鎧紋分析,近期西太平洋與周邊地區地震活動相當活躍,截至今年9月底,全球規模6以上的地震就已達108個,光是9月就佔據10個,且今年規模7以上地震已累積到歷年平均值的13個,其中過半是發生在今年7月後,「顯示地球已經進入地震活躍期」。而郭鎧紋也提到,與去年地震震央圖相比,日本至台灣一帶今年尚未發生規模7以上地震,「好像哪裡缺了一角、空白了一塊,就會想說這裡可能有危險」,提醒台灣要多加留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