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王淺秋 謝寒冰 葉元之 柳采葳【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022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幕後/鄭麗文黨主席「訪中行」不是光喊喊 研判最近成行時間可落在「這時段」

發布時間:2025/10/22 07:00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新當選國民黨主席的前藍委鄭麗文因過去民進黨背景出身,甚至曾主張台獨,而她現在的兩岸論述卻被認為是「親中紅統」,特別是她日前還喊話要會見中共總書記習近平,都讓這位善於演說口才便給的女性新主席成為當前話題性最高政治人物。外界都好奇,這位新主席的「蜜月期」究竟有多長,據黨內觀察給出的答案可能是「三個月」,值得注意的是,此時間點似乎也可能也是鄭麗文成行的「最速」期限。

鄭麗文習近平
將上任國民黨主席的鄭麗文近日喊出要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圖/資料照)

鄭麗文兩岸路線主張被質疑親中,加上台灣內部特別親中的媒體在黨主席選舉中一面倒偏向支持鄭麗文,讓她在藍軍自家陣營內都受到質疑,包括黨內趙少康在內,可說不分藍綠都難不對她的「親中」、「紅統」標籤的疑慮。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例如在民進黨優勢選區的高雄市議員邱于軒、白喬茵則認為,鄭麗文不少言論都被貼上紅統標籤,擔心可能會嚇跑中間選民、建議鄭謹慎發言。國民黨立委柯志恩也受訪指出,黨員結構與社會結構有落差,期許新主席能多跟社會對話;也是擔心國民黨兩岸政策常被貼標籤。趙少康也建言鄭麗文,應降低消除親中、加大改革力道,否則將「令不出黨中央」,還指這屆黨主席主要任務只是「穩住局勢」,不要「出花樣扯後腿」。還有在鄭麗文當選跡象明確時,傳出有縣市長級選將私下不滿說「不去登記(參選)了」。

不過鄭麗文在當選後第二天還是在廣播節目直白的說,「當然要」見習近平,而且「有什麼好怕的,怕就不要出來混了」。鄭麗文強調,如果能化解兩岸矛盾和歧見,推動兩岸和平合作,帶來兩岸共榮,「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鄭麗文與黨主席選舉競選對手及現任黨主席朱立倫相比,都被認為更親近中國且有執行力的新一代國民黨領導人,因此當選後隔兩天便釋出與習近平見面的訊號,也被揣測可能是已有事先計劃,至於是否能成行或何時成行問題,須看對岸安排,不過據悉相關人士確實也有評估推演鄭麗文「訪中行」的可能性,且認為「剛好遇上可以配合的時機」,就是「中共對台工作會議」之前。

中共對台工作會議是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負責涉台工作的年度例行會議,亦即中共對台最高層級政策會議,主要由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主持,旨在總結過去一年的對台政策,並部署未來一年的工作與執行重點;屆時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也將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並發表主旨講話。

對台工作會議地點在北京,通常於每年春節前後舉行,也就是1月或2月間,例如近兩年就是在2月舉行,因此包括兩岸相關智庫與學界也都研判,若中共有意邀鄭麗文訪問,最近且最有政治效益的時機點很可能將落在今年12月底、明年1月之際,彼時也將是鄭麗文上任三個月左右時間,正好配合。重點是能否與習近平見面,還是僅與王滬寧會見,還有見面談話內容是什麼,能形成什麼具體共識或落實,或者是否取得一個對等尊嚴的排場,可能都還有得討論。

政治與傳播研究學者杜聖聰分析,今年在天災衝擊民進黨鐵票區、大罷免失敗、抖音小紅書影音浸潤、美國對台的壓力制衡加大變化下,都構成親中牌得以上桌的背景。鄭麗文若能以女性領導者的姿態主動出擊,可傳遞「理性對話」的新語彙,將為藍營注入新調性,釋出「話還能說」的象徵,也有助重塑國民黨國際形象;若在經濟交流提出中小企業合作、青年交流、旅遊恢復等具體議題,也有助於恢復民間往來的信任基礎。

然而杜聖聰也分析,鄭麗文的代表性若僅限國民黨主席身份,缺乏總統府與陸委會的前置諒解,任何討論都將陷入「無人背書」的尷尬;同時還可能被國際解讀為「藍營自行與北京接軌」,可能讓政黨動作被放大成外交風暴。如果鄭麗文能將此行定位為「對話重啟」而非「協議締結」,那麼風險可控,效益可觀。

鄭麗文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訪中國大陸,牽涉包含政、經濟、文化乃至地緣政治、美日中國際關係博弈等國家整體戰略層次,可能是一場無法評估風險的賭注,如同台北市今年沒去上海雙城論壇,因此也有熟悉選舉操盤人士認為,黨主席帶領黨機器真正的功績在於取得勝選結果,大可不必為了有心展現兩岸破冰,或新人氣象而冒風險進行兩岸領導人會面;鄭麗文也可選擇在年中例行舉辦的海峽論壇時帶隊出席,更為自然穩當,只要做好協調提名、選務經費及輔選,就是善盡職守,在2028選前確實不宜操作過於敏感的兩岸議題。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