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1/5 10:07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啟辰報導】隨著國人男性攝護腺癌發生率持續攀升,已成為僅次於肺癌、大腸癌的第三大癌症威脅,這使得外科治療的策略與技術更受到廣泛關注。在攝護腺癌的根除性治療中,「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因其在精準度與功能保存方面的特性,近年於臨床上被廣泛運用。然而,這項高科技術式背後的原理、醫師的養成修煉、以及費用結構的透明度,都是患者在抉擇時必須深究的關鍵。
對於「微創」一詞,許多民眾直覺地將其等同於「傷口小、手術簡單」。事實上,振興醫院一般泌尿科蔡昇翰醫師指出,微創的精髓並不在於降低手術本身的複雜性,而是利用更為精密的器械與創傷最小化的途徑,達成與傳統開放手術相同的治療目標,同時追求術式在操作方式上的不同優點。古老外科訓練的有一說是「大傷口、大贏家」,醫師需以大切口換取足夠的視野與操作空間。但自鑰匙孔手術問世以來,外科手術的趨勢已徹底轉向。達文西機器手臂的應用,在臨床上可觀察到有助於改善患者術後的整體恢復狀況,其特點在於協助醫師以更小的切口進行操作,並在部分情況下可減少術中出血量、縮短恢復時間與降低疼痛感。此外,達文西系統提供了放大數倍、高解析度的三維(3D)立體視野,配合七軸自由度、遠超人手極限的靈活器械,使醫師能在出血量減少、視野更清晰的情況下進行精準的剝離、切除與重建縫合。臨床觀察顯示,這樣的技術應用有助於提高手術中腫瘤切除與功能保存的平衡。此外,選擇手術也為患者保留了重要的「後手」,若不幸局部復發,仍可選擇放射線治療作為第二線方案,為長期監測提供了更靈活的空間。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達文西機器手臂具備尖端的機械性能,但它對外科醫師的操作技能是缺乏手感回饋的挑戰。蔡昇翰醫師坦言,傳統外科依賴觸覺判斷組織的硬度與縫線的張力,而達文西機器手臂則完全仰賴視覺。這項技術的學習過程,被他形象地為操作一場高難度的「空間遊戲」,類似於「電流急急棒」,醫師需在虛擬空間中建立精準的立體協調感。最關鍵的養成,在於醫師必須從視覺訊號中重新建立「觸覺感知」。他解釋,大腦透過觀察線的粗細、組織微小的變形、或是顏色的細緻變化,來感知組織的柔軟度或縫線的張力。這種視覺上的極度敏銳性,在累積足夠案例量後,會讓醫師的大腦產生一種內在的「觸覺錯覺」,從而能精確地判斷操作的力度。
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微創手術始終是患者關心的焦點。蔡昇翰醫師指出,我國健保雖給付根除性手術本身,但機器人手臂上所使用的專用精密耗材,例如剪刀、電燒器、縫合器等,則完全屬於自費範疇,這些費用佔據了手術總成本的大部分。然而,最終的實際費用仍會受到多重因素影響,例如醫院的收費結構、住院天數、手術耗材配置及個別病況差異等。不過,他也特別提醒,收費高低絕非衡量手術品質的唯一標準,患者在選擇時,更應將醫師的臨床經驗、手術案例數以及醫院的整體資源與醫療團隊納入綜合考量,而非僅以價格作為決定性的依據。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眾多選擇,民眾應如何挑選出具備頂尖技術的主刀醫師?蔡昇翰醫師建議,專業評估應著重於三大關鍵:首先,最直接且可靠的方式是確認醫師是否具備相關外科學會頒發的達文西手術認證,以確保醫師受過完整的專業訓練。其次是累積的臨床案例數量,累積數十例與數百例的醫師,在手術熟練度、精準度及應變能力上存在實質差異,但案例數可能與熟練度相關,仍需依個案情況評估,不可單純以案例數判斷手術效果。最後,醫病溝通的透明度不可或缺。醫師必須主動且坦誠地告知患者手術的預期成果、潛在風險,以及包括自費耗材在內的所有預估費用,確保患者在充分知情下,做出最符合自身病況與期望的醫療決策。
【延伸閱讀】
退休老師攝護腺癌轉移對荷爾蒙治療失效 PSMA助精準診療延長生存期
攝護腺癌治療邁向精準化 國際專家交流海福刀「局部治療」應用經驗
大摩、小摩齊看多!看好這「記憶體大廠」獲利暴增5倍、有望叩關0050
普發現金開始登記 民眾黨設普發1萬民眾服務站協助民眾上網登記領錢
王心凌認了「有親密伴侶」!才剛爆復合吳克群 女神鬆口回應
李進勇火速恢復黨籍挨轟 民進黨批許宇甄穿鑿附會:卸任就會「自動恢復」
目標價突破千元!美系外資看好「這檔」Q3 EPS寫7.82元 喊話加碼
范姜彥豐曾控粿粿與朋友看扁自己!當場被嗆「你不行」 直接變臉
跟「名媛界大S」官司還在打!夜店大亨放閃新歡「空姐張榕容」交纏健身影片曝光
台南、高雄、嘉義縣下週開放提名初選登記 賴清德3點提醒:言行會被放大檢視
目標價升到1800元!奇鋐獲外資狂示愛「比大盤猛」 液冷商機爆發股價逆勢翻紅
豬隻禁運禁宰措施明日可望解禁? 侯友宜向業者撂重話:不准投機取巧
北市人選可能不在黨內?王世堅:段宜康講出綠營心境「成功不必在我」
靠瘦瘦筆營收暴衝5,445億!謝金河點名「它」:有望成為下個兆美元巨頭
鄉民監察院/國民黨選後還在打!黃敬平凌濤隔空互嗆 謝寒冰嘆只是讓黨更難看
黃立成又爆倉!「25倍槓桿做多以太幣」虧損破4.6億元
爆單到2026!「它」Q3 EPS飆過10元、首度單季賺超過一個股本
吳怡農拿「蔡總統當選前未曾勝選」比喻OK?王世堅緩頰:每人總是有第一次
法說會變法會!「這檔」稅後淨利年減破3成…EPS寫新高4.12元仍跳水跌停 公司坦言:供過於求
柬埔寨詐團透過免簽來台灣?綠委點名新南向政策:應該檢討
「鳳凰」颱風要來了?最快今成形 氣象粉專揭恐影響全台灣的1關鍵路徑
閃兵風波延燒!阿達今前往新北檢自首 獲30萬交保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