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蠻好的牛糞博士1】繼賴清德、柯文哲後 朱政騏「生醫跨領域背景」成政壇新星

發布時間:2025/11/17 18:30

異動時間:2025/11/17 21:33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過去曾以「牛糞博士」稱號轟動台灣社會的前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執行長、現任「台灣新動力智庫」執行長朱政騏,即將角逐2026年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選戰。這位從民進黨基層一路走到今天的擬參選人,其背景很不一般。從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畢業後,生醫背景「180度大跨」社會科學領域攻讀碩、博士學位,令人聯想到「醫界跨足政界」的總統賴清德以及前台北市長柯文哲。

有意角逐2026年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選戰的朱政騏接受《鋒燦新聞網》專訪。(圖/記者蔡林攝)
有意角逐2026年台北市中山、大同區議員選戰的朱政騏接受《鋒燦新聞網》專訪。(圖/記者蔡林攝)

從三類跨一類組 跨領域背景造就朱政騏「非典型政治人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讀成功高中的時候就是三類組!」朱政騏接受《鋒燦新聞網》專訪時懷念地表示,由於第三類組相較同為理工組別的第二類組多了生物一門科目,也開啟了朱政騏考取知名醫學院校台北醫學大學、攻讀保健營養學系之路,而該系至今也仍是國內營養相關系所的前段志願。相較於傳統多以政治學系、法律學系為首的從政者,朱政騏倒讓人想起同樣具有醫學背景的前立法委員沈富雄、賴清德、柯文哲等知名政壇前輩的「非典型」風格。朱政騏表示,過去的生醫背景,讓自己相較文科出身的政治人物更習慣以實證科學的證據來判斷社會事件,凡舉過去對於美牛、美豬進口爭議皆然。

朱政騏過去在總統府前上演「吃牛糞堡」行動,當時以「牛糞博士」稱號一役成名。(資料照/朱政騏提供)
朱政騏過去在總統府前上演「吃牛糞堡」行動,當時以「牛糞博士」稱號一役成名。(資料照/朱政騏提供)

跨領域跨很大!朱政騏熱衷辦校刊 研究所轉戰社會科學領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就讀北醫期間,朱政騏坦言自己「其實沒有這麼認真」,由於朱政騏自就讀台北市立成功高中期間參加「成功青年校刊社」,甚至擔任校刊主編,建立了朱政騏對於寫文章、閱讀文學書籍的興趣,大學期間甚至一手促成原本已長期中斷的《北醫青年》校刊復刊,甚至還「不務正業」赴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政治研究所旁聽課程,在充滿左翼思想的學術環境中參與了反核四、美濃反水庫等社會運動。最終,朱政騏毅然選擇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攻讀碩士學位,除了積極投入《破報》、《立報》等刊物撰文外,正式邁入以批判理論及社會運動實踐為主軸的社會科學領域,最終還以第一名的入學成績考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班,可謂是「非典型跨領域範例」。

社運開啟從政之路 朱政騏「牛糞博士」實驗行動一舉成名

回首2009年,時任總統馬英九政府擬全面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內臟、絞肉進口,當時滿腔熱血顧食安的朱政騏,有感過去透過赴美國在台協會抗議的「動作張力不足」,朱政騏決定以社會實驗行動「寧願吃牛糞、也不願吃美國牛肉」的主張,跑到陽明山擎天崗挖牛糞,製作成「牛糞漢堡」,再刻意赴總統府前上演「吃牛糞堡」行動,瞬間引起全國社會譁然,最終也成功迫使當時的國民黨籍立法委員妥協更正「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草案」內容,就此讓「牛糞博士」稱號一戰成名。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