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王瑞德 陳柏惟 馬郁雯【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1120

台灣的未來已在德國活生生上演!天然氣成俄羅斯手上把柄 能源成本暴漲

發布時間:2025/11/20 00:55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德國在2023年實現非核家園,比台灣還早了兩年,然而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透露,德國是目前歐洲最大力支持烏克蘭的國家,但德國發電用的天然氣原料原先大部分都是從俄國採購,這份依賴卻成為俄羅斯勒索的把柄;德國在停止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之後,付出了昂貴的代價來換取替代能源,能源的價格也因此大漲。

狄嘉信說,台灣具備強大的科技與製造實力,若能與歐洲攜手推動儲能、氫能與電網優化合作,將共同打造更安全、永續的能源未來。(圖/主辦單位提供)

狄嘉信在《人間魚詩生活誌》主辦的「能源獨立與國家韌性」論壇中分析,德國與台灣皆面臨能源轉型挑戰,能源轉型不應以淘汰特定能源為目標,而是務實地檢視各種能源可扮演的角色,追求最大的效益。台灣具備強大的科技與製造實力,若能與歐洲攜手推動儲能、氫能與電網優化合作,將共同打造更安全、永續的能源未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德國核能科技協會理事長湯馬士.賽波特則說,不應以上世紀的恐懼評價今日的科技。關鍵不在於核能本身,而在於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他說明,烏俄戰爭導致歐洲天然氣供應中斷、電價飆升,德國政府為確保電力穩定,延後核電廠除役並重新投入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R)與核融合研究。

湯馬士.賽波特強調,SMR具備具備分散部署、被動冷卻與高安全性設計等特質,可在再生能源間歇不足時提供穩定電力,是提升能源韌性的重要補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