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葉元之 謝寒冰 張斯綱 江怡臻【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126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不是胖才會長!中醫師解析脂肪瘤常見體質+飲食與情緒管理建議

發布時間:2025/11/26 10:11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有些人會在皮下摸到一塊界線清楚的腫塊,按壓時會有痠脹感,這很有可能是脂肪瘤。翰鳴堂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說明,雖然脂肪瘤較常見於肥胖族群,但瘦的人也可能出現,並不全然與體型或油膩飲食直接畫上等號。西醫認為可能與部分染色體重組異變有關;中醫則視為與體質、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濕熱體質+飲食習慣偏油 容易造成痰濕累積

臨床上常見於喜歡飲酒、常吃油脂較高的食物,如肥肉、內臟、蛋黃者,容易產生脾胃濕熱、痰濕堆積,使脂肪組織異常聚集,進而形成脂肪瘤。中醫調理常以清熱除濕、健脾和胃、軟堅散結方向進行,例如決明子、陳皮、山楂等藥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壓力、思慮過度也可能誘發 氣滯血瘀形成腫塊

莊可鈞醫師也提醒,另一大族群是平時壓力大、經常熬夜的人,因氣血不暢、肝氣鬱結、經脈阻塞,讓正常脂肪組織與瘀血糾結包裹,也可能會形成脂肪瘤。此類型多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要方向,可運用柴胡、薑黃、玫瑰花等藥材協助調理。

遺傳體質或外傷後增生 需從腎調理強化根本

若家族中有人有脂肪瘤,或曾因外傷使皮膚局部增生,也可能形成脂肪瘤。此類與先天體質有關,中醫會以調補腎氣做為重點,提升身體整體的調節能力,有助減緩增生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針灸+中藥後 手麻現象獲得改善

莊可鈞中醫師表示,有位患者是銀行員,因為工作壓力大又常應酬,疲勞與手麻情況持續,加上手肘周邊有脂肪瘤壓迫尺神經。經由針灸配合中藥調理後,脂肪瘤狀況與手麻症狀逐漸改善。體質調整方向包含健脾益氣、活血消積、化痰散結與利水祛濕,而針灸上的「豐隆穴」也常用於改善痰濕型體質。

日常防護:飲食、情緒與作息都影響體質

若發現身上有不明腫塊、莫名消瘦或持續倦怠感,應儘早就醫檢查。平常維持運動習慣,少吃高脂、高膽固醇食物,減少飲用酒精與內臟類食物,適量攝取蔬果如香菇、木耳、芹菜等,飲食以七、八分飽為宜。中醫也認為情緒與脂肪代謝有關,保持心情平穩、減壓,也是調理體質重要的一環。

【延伸閱讀】

胸悶、咳嗽、喉嚨卡卡?恐是「隱性胃食道逆流」中醫師教辨別及改善

心悸盜汗、易怒健忘?中醫師揭「補腎養心」安然度過更年期轉折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78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