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葉元之 謝寒冰 張斯綱 江怡臻【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126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評大罷免操盤失敗遭轟!吳怡農解釋原意:黨做出決策應有更多科學依據

發布時間:2025/11/26 13:30

記者許詠晴/台北報導

有意爭取民進黨台北市長提名的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日前在節目中批評大罷免操盤手預測與民意脫節,才導致大罷免慘敗的結果,引發熱議。對此,吳怡農今(26)日強調,他在講的是,名嘴專家與社會脫鉤,才做出與現實落差極大的預測,政黨做出判斷、決策應該要有更多依據,包括此次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選出最有競爭者都要用更科學的方式評斷。

吳怡農今早召開記者會,公布綠營北市5位潛在人選民調。他說明,自己的發言從不是在檢討公民團體的努力,而是在批評名嘴、專家等人,他們對罷免結果的預測與結果實在差太多,顯示名嘴和專家跟社會大眾脫鉤實在太嚴重,所以民進黨必須強化跟地方的連結,更貼近民意,才有機會擴大綠營在社會的支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媒體提及,吳怡農曾參加罷免王鴻薇場合,並預測可能罷免成功。吳怡農說,各個名嘴在投票前都提出自己對罷免席次的想像,應該沒人後來有說,他們的預測和實際狀況是符合的,凸顯社會溝通必須雙向,讓我們的主張、決策、判斷更貼近民意。

針對大罷免操盤糟質疑有問題,沈伯洋反問「誰是操盤手?」吳怡農回應,「我們不應該陷入文字遊戲,我們也不要鑽牛角尖」,自己提出這件事不是要檢討大家預測未來的能力,沒有人能預測未來,但判斷跟決策應該要有更多科學依據,這就是民調設計的重要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大罷免慘敗後,包括柯建銘、賴清德被點名戰犯,是否認為他們還未負起責任?吳怡農說,這完全畫錯他的重點,他的用意不是針對大罷免找戰犯,或要誰負起政治責任,而是再談決策不能只憑感覺,要有科學依據,這就是為何民調、客廳會很重要,政黨必須讓民眾感受到他們能參與政治過程、民主運動。

吳怡農也說,不確定賴總統有沒有給過預測,但除了兩位,其實很多政治專家們自信滿滿向社會說明大罷免的結果一定會如何,自己的意思是,民進黨在台北市這麼艱困的選舉,要選出有競爭力的人,評斷依據應該要照更科學的方式。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