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外送專法倉促上路恐釀「四輸」? 律師批:倉促修法恐破壞市場生態

發布時間:2025/11/28 18:42

勞動部日前預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但由於推動時程緊迫,已引發倉促立法恐導致外送員、平台、商家和消費者四輸。(本刊資料照)
勞動部日前預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但由於推動時程緊迫,已引發倉促立法恐導致外送員、平台、商家和消費者四輸。(本刊資料照)

圖文/鏡週刊

台灣外送產業快速發展,外送員人數已突破15萬。為保障外送員權益,勞動部日前預告《外送員權益保障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並獲得國民黨立委廖偉翔等政治人物積極推動,力求在本會期完成立法。然而,由於推動時程緊迫,加上草案內容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已引發法學專家、產業人士及消費者團體的高度憂慮,擔憂倉促立法恐破壞現有外送生態,最終導致外送員、平台、商家和消費者「全盤皆輸」的困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為什麼立委急著推專法?倉促立法是否會埋下市場隱患?

本屆立法院會期中,國民黨立委廖偉翔與民眾黨立委黃國昌等多次施壓,要求勞動部加速行政版草案。廖偉翔更在11月搶先提出自家版本,積極爭取立法主導權,引發外界質疑是否有「收割政治紅利」之嫌。

神戶大學競爭法博士、律師廖國翔對此提出嚴厲警告。他指出,廖偉翔版草案雖看似提供「最高保障」,但多數核心權益細節,如報酬標準、保險種類與額度等,卻「甩鍋」給行政機關日後再制定,使法案內容空泛、邏輯矛盾。廖國翔強調,將複雜的產業邏輯簡化為政治紅利的速成立法,一旦缺乏審慎評估而強行通過,外送市場恐將陷入混亂。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強制平台設報酬底線,真能保障外送員收入?

現行草案中,要求平台換算後的時薪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1.25倍(廖偉翔版則要求不得低於最低工資的1/3)。廖國翔指出,這看似為外送員提供底薪保障,但對平台而言卻是僵化的強制性成本。為規避營運風險,平台勢必會透過控制派單數量來平衡支出,結果將會是壓縮尖峰獎金、天氣加成等彈性激勵,反而削弱了外送員原本最重視的收入彈性。

廖國翔批評,當前的立法討論充斥「混淆概念的民粹立法」,將勞權保障無限上綱,卻無視基本的經濟邏輯。他以國外經驗警告,紐約與西雅圖強制提高薪資的結果,是平台限制上線人數導致外送員「排隊」搶班,同時高昂運費轉嫁消費者後,訂單需求崩跌,最終受害最深還是基層外送員。

專法只聽工會聲音?消費者與基層外送員困境解決了嗎?

除了市場衝擊,基層外送員也感嘆,專法草案鮮少提及他們每天面對的實際作業困境,如「地址定位錯誤」「餐廳延誤出餐」「客訴停權機制不透明」等。他們質疑,立法者和勞動部只聽工會意見,對外送生態缺乏實質了解。

消基會28日召開記者會表示,外送專法攸關外送員、平台、餐飲業者與消費者四方權益,但草案研擬過程中,消費者團體與店家意見從未被納入討論。消基會警告,專法新增的成本若缺乏配套,最終將會透過「提高菜單價格」、「限制外送優惠」等方式,轉嫁給消費者。

消基會呼籲,主管機關必須擔起責任,向民眾揭露外送費可能上漲的影響評估,不應對外營造「不會漲價」的錯誤期待。若制度設計僅片面考量單一利害方,不僅恐使法規難以落地,更可能壓縮外送員的實際收入,最終使整個外送生態面臨巨大挑戰。


更多鏡週刊報導
外送員專法出爐!洪申翰喊「不必擔心漲價」 外送員憂:未來接不到單
外送員專法預告僅7天 外送員憂「跑越快賺越少」 消費者怕漲價轉向不叫外送
外送專法恐衝擊產業 協會示警:全年恐蒸發460億、5萬外送員受影響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