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觀察/對陸開放觀光「1個月觀察期」後 「給蚊子肉」或選擇掐死?

發布時間:2023/8/26 07:00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終於見到遞出「善意橄欖枝」!在旅遊業者準備上街頭,抗議政府不願先釋放善意,主動宣布我方願意開放兩岸團客雙向而行之際,陸委會在24日傍晚臨時決定打開大門,率先宣布我方開放兩岸團客雙向而行,但提出「1個月準備期」,要等北京的回應。既然有1個月的觀察,顯示後面還有變數,未來會給活路?「餵蚊子肉」?或掐死?還有蹊蹺。

既然有1個月觀察期,顯示後面還有變數,未來會給活路?「餵蚊子肉」?或掐死?還有蹊蹺。(圖/pixabay)
既然有1個月觀察期,顯示後面還有變數,未來會給活路?「餵蚊子肉」?或掐死?還有蹊蹺。(圖/pixabay)

什麼是「蚊子肉」?根據旅遊品保協會公關主委李奇嶽指出,這次陸委會一共開放三大項,除了旅遊業引頸期盼的「兩岸相互開放團客」來台外,其中已經確定的「開放第三類海外大陸人士來台」,就是所謂「蚊子肉」。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奇嶽說,根據2018、2019兩年數字來看,開放第三類大陸人士來台預估1年可來8到9萬人次,這個數字只能算「小如蚊子般大小的肉」。旅遊業者認為,兩岸弄到這般田地,大家已經沒飯吃,「蚊子再小,也是肉」,還是得先充饑。

真正關鍵的,是北京的反應,在我方主動釋出善意後,對岸是否願意「雙向而行」?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等待北京的善意」之外,國內還有一種聲音,那是「解決戒斷的方式,不是靠餵毒」。台灣基進黨台北市黨部主委吳欣岱認為,若要看中國臉色,就跟台灣芒果會突然被中國禁一樣,「中客來台,本身不是觀光經濟的正常交流,而是政治手段,想禁就禁,毫無依循標準」。

這種聲音認為,陸客既然已經許久沒來台灣,不如趁此機會「戒了」,別讓中國利用陸客來影響台灣。2024大選即將到來,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政府當然有回應中間選民的壓力,但「只要做做樣子就好」,支持政府在1個月後,替台灣踩下剎車。

「做做樣子就好」這句話,似乎切中「1個月觀察期」的問題核心。如果1個月內,北京有善意回應,兩岸關係融冰,這樣結果當然最好。但外界觀察,很有可能是「相應不理」,甚至惡言相向,如此一來,陸委會還要繼續兌現「1天配額2000人」的提議嗎?

陸委會在24日已經「做了樣子」,如果北京不做第二步驟,兩岸團客雙向而行的前提,可能就不存在。

陸委會開放的第三項「放寬陸籍人士來台商務交流」,由於限制「1攤2人」,也同樣是旅遊業者口中的「蚊子肉」。台灣旅遊業者等待兩岸市場開放,已經等很久了,在1個月觀察期後,若等不到好消息,陸委會是否願先單方開放台灣團客赴陸?或基於對等尊嚴,只能「掐死」,在台灣大選前夕操作下,就看兩岸政府存乎一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