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總統大選
2024年1月13日台灣總統大選舉行,2024正副總統候選人終於正式底定由藍綠白三黨人馬對決,民進黨推出賴清德與蕭美琴的搭檔、國民黨則由侯友宜搭配趙少康組成、民眾黨由柯文哲搭配吳欣盈。FTNN新聞網彙整最新、最熱、最即時的大選新聞,帶你透過鋒評獨家選情分析與鋒燦民調中心看見三方支持度變化。
2024年1月13日台灣總統大選舉行,2024正副總統候選人終於正式底定由藍綠白三黨人馬對決,民進黨推出賴清德與蕭美琴的搭檔、國民黨則由侯友宜搭配趙少康組成、民眾黨由柯文哲搭配吳欣盈。FTNN新聞網彙整最新、最熱、最即時的大選新聞,帶你透過鋒評獨家選情分析與鋒燦民調中心看見三方支持度變化。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2024大選唯一一場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下午2時登場,民眾黨副總統候選人吳欣盈、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各自闡述政見並接受媒體代表提問、相互詰問交鋒。吳欣盈指出,台灣現在正處在關鍵的時刻,已經沒有時間浪費,日本有「失落的30年」,台灣其實有失去的20年。她反問,20多年來,生活有變好嗎?「我們還有多少個20年?」而且「缺缺缺」儼然成為關鍵字。詳全文 >>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登場,國民黨候選人趙少康在交叉詰問階段,質疑民進黨一直提再生能源,但現在比例有10%嗎?2025年要如何做到非核家園?更痛批民進黨把綠能變成貪瀆的外衣,「到底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對此,蕭美琴坦言,再生能源的進度上確實有一點落後,但在野一直抹黑綠能、抹黑再生能源,但目前為止,涉及到爭議或是弊案的,不到1%。詳全文 >>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在元旦演說指出,九二共識,一中原則,一國兩制就是三位一體的對台方案,以接受九二共識為起點。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今(1)日批評,蔡英文是胡說八道、亂講一通,他實在感到不堪。趙少康也指出,「賴清德、台獨、戰爭」才是三位一體。詳全文 >>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2024大選副總統辯論會於今(1)日登場,在交互詰問環節,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質疑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對中華民國的態度,稱蕭美琴在2003年受訪時,就曾主張「我們不是中華民國」,而且連總統都不認同中華民國,趙少康反問蕭美琴到底要把我們帶到哪去?美國真的支持嗎?一連串發問全都針對蕭美琴,但趙少康卻在最後補了一句「也請吳欣盈說明」。讓接下來回答的吳欣盈一頭霧水。詳全文 >>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登場,在候選人交叉詰問階段,國民黨候選人趙少康質疑,蕭美琴2003年接受外媒訪問時稱「不再認同中華民國」,蕭美琴也還原前後文原意表示,她講的是台灣在國際社會在活動、生存,不希望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搞混,所以對外說「我們是台灣人,IamTaiwanese」,相信很多台灣留學生自我介紹時也這樣講,反問趙少康「台灣有那麼難聽嗎?」詳全文 >>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今(1)日在電視辯論會中提到今日媒體風氣敗壞問題,並指出就是民進黨造成,例如中天新聞台「不聽話就被幹掉」,喜歡的媒體就給他預算,所以現在有80%以上的媒體都是綠媒了。趙少康也說,如果他們執政,絕不會因為媒體對他們好,就給他們錢。政府預算一定是公平、公開、公正的分配或投標、決標,也絕不會用御用媒體來打擊對手,尤其是網路。詳全文 >>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登場,在候選人交叉詰問階段,針對趙少康稱外資因憂心台灣地緣風險而不敢來台,甚至中廣曾接洽美國樂壇天后泰勒絲來台演唱,對方也因憂心會打仗而不敢來等,蕭美琴直言「外資沒有不敢來台灣」,總統蔡英文任內,外資投資台灣創新高,也成功吸引許多台商回到台灣,「完全不像是你們所說的,被台灣、被民進黨嚇跑」。詳全文 >>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登場,在媒體提問階段被問到要如何團結台灣時,蕭美琴表示,自己並不想要以罵人或是散佈仇恨、情緒來打這一場選戰,希望支持者是因為愛護台灣、守護台灣、讓台灣更好的精神來支持他們;她並強調,如果當選的話,作為未來的副總統,她願意邀請趙少康、吳欣盈共商國事,並在總統的授權下,以這次總統選舉政見共同一致的地方,一起合作、努力,讓台灣更好。詳全文 >>
記者孫偉倫/台北報導 國民黨副總統候選人趙少康今(1)日質疑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被前藥政處長王惠珀指控在立委時期關說精神科藥品,還以凍結8000萬元預算威脅,趙少康要求賴清德出面說明,批賴「比陳水扁還不如」。詳全文 >>
記者劉秀敏/台北報導 2024總統大選副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會今(1)日登場,在媒體提問階段談及如何突破外交困境時,民進黨候選人蕭美琴表示,台灣的外交處境確實非常的困難,最主要原因就是中國一直用全球的力量在孤立台灣,而她也提出幾項方法,包括深化理念相近的夥伴關係,以台灣實質需要的議題來找尋生存空間,以及國際組織的參與,拓展台灣和其他夥伴合作空間,持續擴大國際的參與,做一個負責任的國際社會一份子。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