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大追查
在這個媒體爆炸的年代,新聞天天炸鍋,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天空飛的地上爬的,新聞大追查除了有獨家報導,還會深入探討調查各式熱門議題,讓新聞更貼近生活,讓生活更接近新聞。
在這個媒體爆炸的年代,新聞天天炸鍋,大的小的好的壞的天空飛的地上爬的,新聞大追查除了有獨家報導,還會深入探討調查各式熱門議題,讓新聞更貼近生活,讓生活更接近新聞。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立法院新會期20日開議,綠藍白依舊上演大混戰,國民黨與民眾黨立委聯手,將行政院總預算案退回程序委員會重新提出,民進黨則揚言要釋憲。就在朝野陣陣攻防中,昨(25)日舉行8個委員會召委選舉,藍白最後一刻決定在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展開合作,共同推舉民眾黨不分區立委林憶君擔任召委,另一席召委則由民進黨立委王定宇擔任。FTNN接獲爆料指出,自上個會期開始至今,有日本武官時不時就出入立法院,陸續接觸某些立委,其中也包括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立委,由於日本武官身分敏感,究竟所為何來?引人好奇。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兩岸共打」(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協議)幾乎陷入停擺,直接嚴重影響打詐成效!一名知情人士透露,大約6至7成的台灣詐騙集團首腦藏身中國,剩下的躲在第三世界國家,「兩岸共打停擺,警方在國內抓到的大多是下游車手或小頭目,根本無法動搖詐騙集團的根基,只會讓他們培育更多新人。」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全台每年網路廣告大餅高達600億元,其中,涉詐廣告堪稱是鋪天蓋地,刑事局破獲一個詐團深入調查發現,該詐團竟砸了2.5億元投放網路廣告。網路「假投資詐騙」長期位居詐欺財損第1名,分析今年7月被害人接觸詐騙內容的管道,以Meta(臉書)佔97.9%最多,其次是Google佔2.1%。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顯示,中秋節(9月17日)警方共受理412起詐騙案,財損金額2.91億元。FTNN觀察統計數據發現,每周五幾乎都是「詐騙高峰期」,近期詐騙財損最高的一天落在9月13日星期五,受害人共被騙走5.16億元!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警政署「打詐儀錶板」9月1日正式上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民眾遭詐總財損創下單月新高,飆破137億元,比7月增加27億元,2個月加起來共247億元,已是去年一整年89億元的2.7倍!面對詐團橫行,賴政府明年將大幅增加打詐預算,整體經費高達73億元,是今年13億元的5.6倍,近日行政院將邀集各部會討論「新世代打擊詐欺策略行動綱領2.0」,計畫運用AI建立「打詐生態系」,究竟成效如何?民眾都睜大眼睛等著看!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海基會前董事長鄭文燦在桃園市長任內,被控在「變更林口特定區計畫-工五工業區擴大方案」(華亞科技園區)一案中收賄,檢方依貪汙罪嫌起訴,具體求刑12年。檢調7月5日逮捕鄭文燦後,鄭文燦一開始兩度獲得交保,7月11日,桃園地院第三度召開聲押庭,裁定羈押禁見,將鄭文燦直接送往桃園看守所。一名組頭透露,「柯文哲羈押賭盤」的靈感就是來自鄭文燦到底「押不押」?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由於捲入京華城容積率一案,民眾黨主席、前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年得在台北土城看守所獨自賞月過中秋。他被羈押禁見前,一度和「頭號柯黑」立委王世堅對賭:「王世堅你不要講風涼話,要賭就賭大的,如果我沒有被羈押,你要不要吞曲棍球,我們來賭大的!」FTNN調查,不只柯文哲自己「嗆賭」,許多地下賭盤首開「政治人物是否會入監?」先例,從柯文哲遭檢方聲押禁見、院方裁定無保請回、檢方提出抗告到院方裁定羈押禁見,一共開了兩次賭盤,總共吸金至少10億元,有賭客因為「柯文哲押不押」海撈逾500萬元!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為了全面打詐,警政署正在執行「全國同步打擊詐欺專案行動」,卻也打出不少爭議,日前台北市刑大因為一起詐欺案拘提55歲的婦人,卻被控執法過當,此外,宜蘭縣警察局刑警大隊一組組長曾偉豪甚至被爆打詐、緝毒等豐功偉業,不僅數字涉嫌灌水,還疑似從別組「偷績效」!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打詐最大?!近日有中古車行遇上詐騙集團「假買車真洗錢」,衰淪洗錢中繼站,公司帳戶因此被凍結而差點周轉不靈,FTNN調查,轉戰代購的美女主播邱薇而也是「帳戶凍結」的受害者!據悉,邱薇而與一名客人衍生8千元的消費糾紛,沒想到對方一通電話打到165(警政署反詐騙諮詢專線)檢舉「詐騙」,邱薇而的帳戶就被凍結了。詳全文 >>
社會中心/調查報導 民眾「被詐」金額去年度高達89億元,創史上新高,但光是今年7月,全民遭詐金額就飆破110億元,全年極有可能「詐破千億」!政府為了打詐卯足全力,「打詐四法」月前三讀通過,內政部日前更推出「打詐儀錶板」,司法單位誓言「全面查緝詐欺犯罪,落實罪贓返還,完善被害保護」,只是如今卻出現了「沒有被騙錢的被害人」!詐騙集團近來透過「假買車真洗錢」瞄準中古車行使詐,有車行的公司帳戶因此遭到凍結,差點周轉不靈而面臨倒閉,執政當局究竟如何「完善被害保護」?真的還要好好想一想。詳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