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6/8 06:05
圖文/鏡週刊
民眾愈來愈懂得維護自身權益,因此當發生醫療爭議時,往往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告你!」專家表示,這是民眾最常見的迷思,事實上根據過往判例分析,患者勝訴的比例僅有1成,而且官司往往要耗上18年左右的時間,相當勞民傷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男子摔車受傷後手腕疼痛而就醫,醫師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右側遠端橈尺骨關節半脫位」,安排男子進行韌帶重建手術,術後三個月,男子手腕仍無法自由轉動且會隱隱作痛,男子認為醫師未說明手術方式與風險就讓他簽手術同意書,控告醫師有醫療過失、且未盡告知說明責任,要求醫院賠償他4年無法工作的薪水,與退休前共38年的工作半薪、看護費用與精神賠償,共800萬元。
案件審理後,法官認為手術同意書中已經詳列「手術後無法保證病情一定會改善」,且同意書中也寫明相關風險,因此認為手術未違反醫療常規、醫師也已經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決男子刑事、民事皆敗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許多民眾面對醫療爭議最大的迷思,就是認為要直接進入訴訟階段,也就是控告醫師與醫療院所,但進入訴訟階段是一條相當艱辛的路。
根據2021年6月出版的《月旦醫事法報告》,廖建瑜法官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統計2016~2020年民事訴訟案件,一審、二審、三審完成需花6.2年,若再上訴到最高法院後,被退回更審,則要再回到高等法院繼續跑,所以一旦被退回,那可能要再加2.5年,再退回、再加2.5年,依經驗推估最久需10~11年左右才會定讞。
吳奎彥說,「依我們掌握的資料來看,一個訴訟到確定判決甚至要18年,光是法官請合適的單位進行醫療鑑定,就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而且鑑定可能不只一次,無論是患者或醫師,這個過程都非常痛苦漫長。」
更重要的是,患者勝訴率僅為1成!根據2019年《月旦醫事法報告》的統計,醫療糾紛患者勝訴率為11%,民事糾紛院方判賠原因,主要是未盡告知義務佔23%、術後照護16%及手術疏失16%。
吳奎彥認為患者勝訴率低,與醫療專業門檻高有關,因此檢察官大多會不起訴或法官認為醫師已盡相關義務,因此多數不會追究醫師責任。另一位急診醫師則認為,病患勝訴率低是因為醫療糾紛濫訟的結果,他表示若一般民事案件雙方勝訴比例各佔一半的話,那醫療糾紛案件是懸殊的9比1,反而代表醫療糾紛承受了 8倍的濫訟。
吳奎彥說,其實在訴訟之前,民眾面對醫療爭議還能有許多選擇,例如透過各個單位與醫療院所協調,或是申請衛生局的調處,安排其他醫師檢視醫療病歷、釐清責任等,這些都有助於更快地解決民眾的問題。
國家隊結帳高息ETF!0056遭重砍12萬張抱走47億 00878、00919全落難
目標價最高喊53元!外資10月豪砸111億...猛掃這「晶圓代工大廠」24.5萬張居冠
中職/黃子鵬取得FA!樂天桃猿領隊稱已提最大誠意提案 林立續約方向「複數年」
自營商10月大買電子權值股!台積電獲1.5萬張進貨 「這2檔」也買破萬張
三大法人10月倒破23萬張!「這檔」單月最慘 仁寶、友達也遭砍逾10萬張
養小孩超燒錢!日本0-18歲育兒費用大公開 曝高中生活費不受收入水平影響
雞丁圓夢成功!吳青峰驚喜現身小巨蛋 合唱嗨翻全場
記憶體飆風不減!三大法人10月橫掃這「指標大廠」近17萬張 聯電、鴻海都是補貨名單
下車時間到?台積電10月遭外資提款1108億 「這檔」被砍最狠…以22.2萬張躍居單月之冠
前司機狠毆學生!遭爆不只開2年車 桃園客運今再發4點聲明
大型股災即將來臨?《富爸爸》作者示警 揭「4類自保資產」
林岱樺淚崩哭喊「天公伯」!岡山造勢湧3萬人支持 游盈隆:為高雄市長初選投下超級變數
外資齊升目標價...投信脫手聯電8.1萬張「連賣5月」 萬海月漲10.5%遭提款22.3億
北高雄要設市府服務中心?許智傑:我當市長我來做
颱風海鷗才生成!又有熱帶系統發展中 專家揭對台影響
外資10月賣超991億!近5成「提款0050」與小資族作對 乾爹概念ETF也砍破18萬張
4大指數連6、7月上漲!美股11月回跌? 阮慕驊「4理由」估美股延續多頭行情
黃明志尿檢4毒陽性!警方疑與謝侑芯發生性行為 遺體可能遭移動
川普發文祝賀!恭喜洛杉磯道奇奪下世界大賽冠軍 嗨喊:白宮見!
創投CEO交纏美甲師雙屍信義豪宅!解剖結果出爐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