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6/8 06:05
圖文/鏡週刊
民眾愈來愈懂得維護自身權益,因此當發生醫療爭議時,往往第一個想法就是「我要告你!」專家表示,這是民眾最常見的迷思,事實上根據過往判例分析,患者勝訴的比例僅有1成,而且官司往往要耗上18年左右的時間,相當勞民傷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名男子摔車受傷後手腕疼痛而就醫,醫師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右側遠端橈尺骨關節半脫位」,安排男子進行韌帶重建手術,術後三個月,男子手腕仍無法自由轉動且會隱隱作痛,男子認為醫師未說明手術方式與風險就讓他簽手術同意書,控告醫師有醫療過失、且未盡告知說明責任,要求醫院賠償他4年無法工作的薪水,與退休前共38年的工作半薪、看護費用與精神賠償,共800萬元。
案件審理後,法官認為手術同意書中已經詳列「手術後無法保證病情一定會改善」,且同意書中也寫明相關風險,因此認為手術未違反醫療常規、醫師也已經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決男子刑事、民事皆敗訴。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許多民眾面對醫療爭議最大的迷思,就是認為要直接進入訴訟階段,也就是控告醫師與醫療院所,但進入訴訟階段是一條相當艱辛的路。
根據2021年6月出版的《月旦醫事法報告》,廖建瑜法官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統計2016~2020年民事訴訟案件,一審、二審、三審完成需花6.2年,若再上訴到最高法院後,被退回更審,則要再回到高等法院繼續跑,所以一旦被退回,那可能要再加2.5年,再退回、再加2.5年,依經驗推估最久需10~11年左右才會定讞。
吳奎彥說,「依我們掌握的資料來看,一個訴訟到確定判決甚至要18年,光是法官請合適的單位進行醫療鑑定,就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而且鑑定可能不只一次,無論是患者或醫師,這個過程都非常痛苦漫長。」
更重要的是,患者勝訴率僅為1成!根據2019年《月旦醫事法報告》的統計,醫療糾紛患者勝訴率為11%,民事糾紛院方判賠原因,主要是未盡告知義務佔23%、術後照護16%及手術疏失16%。
吳奎彥認為患者勝訴率低,與醫療專業門檻高有關,因此檢察官大多會不起訴或法官認為醫師已盡相關義務,因此多數不會追究醫師責任。另一位急診醫師則認為,病患勝訴率低是因為醫療糾紛濫訟的結果,他表示若一般民事案件雙方勝訴比例各佔一半的話,那醫療糾紛案件是懸殊的9比1,反而代表醫療糾紛承受了 8倍的濫訟。
吳奎彥說,其實在訴訟之前,民眾面對醫療爭議還能有許多選擇,例如透過各個單位與醫療院所協調,或是申請衛生局的調處,安排其他醫師檢視醫療病歷、釐清責任等,這些都有助於更快地解決民眾的問題。
陳玉珍稱修掉國土韌性換普發一萬 林楚茵批:幫中國拆掉台灣防衛大門
美課台20%關稅!謝金河曝台灣盤算:不讓一頭牛被剝兩次皮 示警「3大壓力」
「山道猴子的一生」真人版有望?獲文化部90萬補助 網嗨:必看教育片
和已婚富二代出國玩?小龍女柳柳甩聲明怒告誹謗 駁斥「無私交、沒單獨出遊」
二胡拉太難聽貓都受不了! 真性情貓忍無可忍「直接開咬」:請你停止
示警將有35兆流向美國 傅崐萁喊話快普發1萬現金:乘數效果5倍拚1.5兆內需
深化台德各領域合作交流!德國議員訪台:了解台灣民主韌性與兩岸關係發展
美中談判最新進展!美財長貝森特曝:雙方具備達成協議條件
這波豪雨太猛!累計農損破億「高雄最慘」 全台54地區瀕臨孤島、超過5千人撤離安置
黃呂錦茹千萬交保 朱立倫轟民進黨讓司法沒公平正義:金額是一般案件100倍!
川普關稅橫掃亞洲科技鏈!台韓股雙雙下殺 蘋果、輝達也中箭
人未到令先行!台中新任警局長上任前先發公文 警友人士斥:欲立威卻破壞體系
轟「綠營叛徒」沒資格嗆沈伯洋 曹興誠槓上游盈隆:別學徐巧芯亂噴毒液
關稅+匯損32%是造謠?朱立倫反擊民進黨:連常識都沒有只想玩政治
他租屋2問題回家都「特別醒腦」哪個好解? 網一致回應:根本沒什麼
攻擊普發現金對823無效?陳柏惟喊話快下車 嘆綠沒察覺民調嚴重性
影/還走不出大巨蛋!李多慧穿睡衣唱〈流星雨〉 下秒崩潰大喊:欸腐 FOUR 大哥!
「交通隊」捐款救災盼拋磚引玉!高鐵、華航、中華電信、陽明海運都捐1千萬 交長陳世凱也捐出1個月所得
美勞工統計局長遭解僱!阮慕驊曝1數字「川普不必大怒」:否則誰還相信美政府數據
小優開直播遭酸「坐著就能賺錢」 首吐真實心聲:那你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