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晶片島上的光芒」作者:台積電國際佈局為必然

發布時間:2024/7/1 15:57

台灣半導體地位受國際關注,全球AI三巨頭都稱台積電是「重要夥伴」。談及台積電在美、日等國的全球佈局,「晶片島上的光芒」作者林宏文分析,台積電走向國際雖面臨挑戰,卻是必要之舉。

台灣半導體地位受國際關注,全球AI三巨頭都稱台積電是「重要夥伴」。(示意圖/資料照)
台灣半導體地位受國際關注,全球AI三巨頭都稱台積電是「重要夥伴」。(示意圖/資料照)

AI浪潮來襲,台灣半導體業在全球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英特爾執行長季辛格、超微執行長蘇姿丰6月初親臨台北國際電腦展,多次提及台積電是「重要夥伴」,各國也紛紛向台積電招手,邀請前往設廠。除了到美國、日本設廠,台積電德國廠也預定年底動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台積電海外擴廠計畫引發各方對此決定是否能為台灣及台積電帶來助益的議論。財經專欄作家林宏文近期接受中央社專訪,深入剖析台積電國際化的眉角。

儘管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不看好赴美設廠,但林宏文認為,全球化及國際化是台積電作為全球第一大晶圓代工廠的必經之路,尤其在台灣資源有限的情況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只地理位置 文化也需國際化

擁有30年採訪台積電及半導體產業經驗的林宏文於去年出版「晶片島上的光芒」。就他看來,台積電所需的「國際化」不侷限地理位置,心態和文化同樣需要跟國際接軌。

他表示,台積電過去的成功固然是因為台灣人願意加班熬夜的工作文化,再加上台積電營運方向清楚、策略目標明確,因此,「一個對的方向,認真做,就會成功」。

但如今時代不同,不僅是美國人「到了時間就要下班」,台灣年輕員工同樣不適應爆肝工作。林宏文指出,「台積電總體離職率為4%至5%」,但1年內的員工離職率超過10%,在在顯示年輕員工「不太能夠承受這樣子的工作方式」。

事實上,爆肝不只是工作時數長短的問題,林宏文分析,台積電不只是製造業、更是服務業,為了服務客戶,必須確保機台全天候24小時運作順暢。另一方面,半導體投資支出的7成用於設備,例如一台EUV機台要價近4億美元(新台幣130億元),不可能不讓它24小時持續運作。

●國際化挑戰艱鉅 遠端管理是解方

這對台積電經營團隊無疑是艱鉅挑戰,他說,台積電內部人士曾透露,解決這類問題的選項之一是遠端管理,意即利用現有資訊科技讓美國、德國、台灣、日本不同時區的工作人員輪流控制機台。

另一項難題則是台積電海外擴廠與當地供應商及政府的合作,林宏文指出,以日本熊本廠為例,與日本索尼(SONY)的合作讓台積電與當地溝通較為順利;反觀美國亞利桑那廠,「獨立作戰」(指沒有合資對象)的台積電面臨建廠進度延宕,他認為,這恐是劉德音提早退休的導火線。

林宏文觀察,台積電到日本設廠的經濟考量絕對大過地緣政治因素,赴美投資則是政治決定,但儘管如此,台積電還是有必須到美國設廠的原因。

他指出,美國是台積電重要市場,美國企業佔了台積電6成客戶,「如果大家都去了,唯獨台積電沒有去,萬一別人成功了,它沒去」,這個損失可想而知,因此「對CEO來講,沒有投資才是最大的風險」。

林宏文進一步分析,台積電在美國製造可能導致美國客戶,或部分因安全需要而在美國生產的晶片面臨更高成本。不過,對台積電而言,即使到了美國,在同樣條件下與其他必須在美生產的廠商相比,只要能維持高水準技術及良率,台積電一樣不會輸。

●中國遭美晶片制裁 難靠己力打造半導體優勢

此外,美中貿易戰、地緣政治局勢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相較於各國爭相邀請台積電設廠,中國則遭美國在先進半導體技術上有如「卡脖子」的「晶片制裁」。

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6月初在任內最後一場股東會上直言,華為在晶圓代工上不可能追上台積電。此話一出,再度引起外界對中國能否成功繞過美國制裁,自行研發先進半導體的熱議。

林宏文認為,中國在半導體產業大撒幣式的投資很難成功。中國媒體第一財經報導,成立於2014年的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計畫共投入高達約人民幣6,468.7億元(約新台幣2.8兆元)的資金。

他說,華為除了大撒研發經費,旗下晶片設計公司海思半導體因美國制裁而無法向台積電下單後,被迫轉與中國其他晶片廠商合作,「2022年就大量入股半導體廠達15家之多」。

其中,受惠於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的中芯國際也是華為合作夥伴,華為2023下半年推出搭載中芯7奈米晶片的Mate 60高階手機,讓市場一度以為中國有能力突破美國制裁的限制,往高階晶片製程邁進。

然而,根據彭博今年3月的調查報導,中芯國際為華為生產的7奈米先進晶片,仍使用了美國半導體設備商應材及科林研發的設備。

●全球半導體業高度分工 各有專精

「我沒有忽視中國的實力,但是半導體產業其實還是一個高度全球分工、大家各做各自專精的部分,沒有一個國家可以所有自己都做」,林宏文強調,這個產業是分工的行業,且分工愈來愈明顯。例如荷蘭的EUV設備、美國的設計、規格訂定及趨勢推動、台灣製造的晶片、日本的材料等等。

他也說,中國以前的成功是因為對外開放,全世界都去投資、人才湧入。他引用麻省理工管理學院教授黃亞生的說法指出,許多人認為中國成功是基於政府效率,但中國過去的經濟成長其實高度受惠全球化、自由化。

「黃亞生認為鄧小平那時候開放的中國,讓所有資源進去,他們也充分利用香港自由且法制完整的資本市場,有相當多企業是透過香港募資」,林宏文直言,但現在香港不再自由開放,中國與其他各國的各種交流也變得相當困難。

他說,中國有能力在半導體成熟製程方面發展得很好,「就像電動車一個行業起來了之後,中國傾全力去做,就把那個行業做到很便宜,賣到全世界」,但半導體技術是一直不斷往前推進,「那些新的技術、新的設備,你要完全靠自己,真的是不容易」。

(中央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