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7/24 14:15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在上週刊登的專訪中,指控台灣在價值5000億美元的電腦晶片製造業中搶走美國的霸主地位,引發譁然,但這並非事實。
川普在「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專訪中重申他去年首次提出的主張,即台灣已從美國搶走「幾乎100%」晶片產業,還說「我們根本不該讓這種情況發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事實並非如此。產業專家告訴CNN,台灣絕非偷竊,而是透過遠見、勤奮和投資的組合,有組織地發展自身的半導體產業。
報導說,台灣具有世界一流的晶片產業,台灣的學童都知道,台灣半導體教父是現年93歲的張忠謀。張忠謀在美國工作多年後返台,1987年55歲時創辦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時業界領頭羊是英特爾(Intel)、摩托羅拉(Motorola)和德州儀器公司(Texas Instruments)。張忠謀曾在德州儀器工作,但在創辦台積電時,他心中想的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在當時堪稱徹徹底底的大創新。
他在2007年為加州山景市(Mountain View)電腦歷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錄製的口述歷史計畫中回憶道:「我們當時在研發方面不具實力,或者說是非常少。我們在電路設計方面沒有優勢。」
他說:「我們在銷售和行銷方面沒什麼力道,在智慧財產權方面也幾乎不行。台灣唯一可能擁有的優勢就是半導體製造,但就連這方面都是潛在、不明顯的優勢。」
因此,「純晶圓代工廠」的想法誕生了,即根據客戶提供的設計製造半導體。當時這種模式不受重視,因為一家企業兼具設計和製造能力是常態。
然而正是這種新做法重塑了全球電子產業格局,為台灣成為產業領頭羊奠定基礎。
「晶片戰爭:矽時代的新賽局,解析地緣政治下全球最關鍵科技的創新、商業模式與台灣的未來」作者米勒(Christopher Miller)表示:「正因為如此,台積電可以專注於製造,並且非常擅長,更重要的是,可以為多個不同的客戶製造,這將使公司規模擴大。」
米勒表示,規模對於台積電的成功至關重要,因為規模往往會帶來更多收入,可以藉此提升晶片生產技術,並降低製造成本,使整個營運更有效率。
多位專家表示,早在晶片業之前,台灣的紡織和消費性電子產品等產業早就採用代工模式,成效出奇地好。
台積電前研發處長楊光磊告訴CNN:「頂尖工程師、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和較長工時的結合下,提高了生產力。」他還說,台灣全面性科技生態系統是台灣晶片實力堅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幾乎不可能複製」。
但這並不意味著競爭對手沒有嘗試。英特爾和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都想效仿台積電為其他公司製造晶片的成就。
CNN報導也提到,川普在「彭博商業周刊」專訪中還指出台灣應向美國支付防衛費用。此言被拿來與收取「保護費」的要求相提並論,在中國侵略台灣風險日增之際引發不安,擔心川普如果當選總統,可能對美台關係造成影響。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川普如果入主白宮對台灣的意義,但楊光磊認為,晶片公司應該努力尋找更好的合作方式以建立互惠關係。這對台積電來說尤其重要,台積電正在亞利桑那州建造3座工廠,但因為不同的勞動法和工作文化等各種因素,在旗下設施步入軌道上面臨阻力。
楊光磊說:「台積電無論在哪裡設廠,都必須想辦法建立起一個符合在地文化的製造系統。唯有這樣,台積電才能真正成為全球化企業。」
(中央社)
目標價上看1,400元!台積電創下最強Q2 外資圈給出「優於大盤」評級
公公復活了!八大公股撒2.6億搜刮鴻海入袋 爆買「這機器人股」上千張助攻亮紅燈
超級財報季開轟!台積電報喜打頭陣 AI+供應鏈概念股全面衝刺
錢潮湧現!新台幣強升、降息預期 台積電、台電狂發債搶資金
通吃H20晶片及MI308!外資狂敲這檔老AI上萬張 大買台積電223億...網驚:這種買法太可怕
東元傳捷報!11.7億標案進帳 搶攻東南亞資料中心金脈
機器人嗨翻天!黃仁勳預言新風口 「這3檔概念股」應聲狂飆
紙風車和客委會《燈怪》首演 8公尺機械獸攻占自由廣場
以為要「普發1萬」錢先花下去!她看新聞後悔了 網戰翻:找藍白要啊
暑假旅遊旺季卻退場!北市31年旅行社突熄燈 業者證實了「原因曝光」
巴氏量表新制風暴1/80歲免評比爆3隱憂 缺護工「衝擊恐比疫情嚴峻」
巴氏量表新制風暴3/10萬人搶照護工影響曝光 勞動部4招落實「重症分流」
巴氏量表新制風暴2/1955電話被打爆 重症家庭看護工醞釀跳槽
矢志成為混凝土業米其林星級業者 國產董總深耕技術搶高科技廠辦商機
大宇資訊砸15.46億 取得光罩兩成股權
布局航太與能源高端材料 華新麗華擴大英國投資
外資大買310億元!卻追殺存股族最愛的這6檔 再爆砍2檔記憶體族群破4億
觀察/辦逾20場活動拚反罷 蔡壁如突破4%「小眾路線」拚什麼?
矽晶圓Q3需求增加但漲價遭否認!合晶仍達連4漲 台勝科強漲破7%
歷經13日完成填息!「這檔」AI股獲自營商進貨助攻 台塑也獲買破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