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8/6 16:50
圖文/鏡週刊
凱米颱風過後,本土類鼻疽個案暴增11例,今年累計18例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說明,預估本週個案將持續增加,約至8月下旬均為確診高峰,個案均為發散個案、無群聚現象,11個案都住院治療包含3名患者被收治加護病房。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今(6日)稱,凱米颱風過後國內已確診11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均發生於南部縣市,分別為高雄市8例、台南市2例及嘉義縣1例,年齡介於30多歲至80多歲,其中10位有慢性病史,另1例有酗酒史;目前個案皆住院中,其中3例仍在加護病房治療。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1名有酗酒習慣的40多歲男性,7月底出現發燒、嘔吐、高燒、黃疸症狀至醫院就醫,原被診斷為猛爆性肝炎,住院期間休克急救,插管後轉送加護病房,被檢出肺炎、類鼻疽致病菌,目前意識仍不清,持續插管治療。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史的70多歲女性,7月底出現發燒、畏寒、全身無力症狀,就醫後即插管送至加護病房,於血液中檢出類鼻疽致病菌;具糖尿病、心臟病病史的70多歲男性,因呼吸困難、意識不清到急診就醫,發現發炎指數上升、有腎損傷情形,且X光檢出肺炎,血液中亦檢出類鼻疽致病菌。
因類鼻疽疫情常伴隨颱風侵襲後發生,疾管署今日再度發布致醫界通函,籲請醫師提高警覺,注意類鼻疽疑似個案之通報與診治。醫師診療遇有疑似個案,應於72小時內通報及採檢送驗,以利衛生單位採取防治措施。
類鼻疽是由類鼻疽桿菌引起,該菌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由皮膚傷口接觸受病原菌汙染的土壤或汙水傳染,但也可經由吸入受汙染的塵土、土壤或水滴感染;而颱風後疫情常為吸入性感染,於颱風後1個月內確診個案增加。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類鼻疽是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今年國內累計18例本土類鼻疽確定病例,為5年(2019年)以來同期最高,個案發病年齡以65歲以上年齡層為主,居住地分布為高雄市13例、台南市2例、桃園市、彰化縣及嘉義縣各1例。
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可能為無症狀,常見病徵則有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至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
疾管署說明,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及早診斷與治療。颱風過後,民眾應做好個人防護措施,避免皮膚、傷口直接接觸或吸入受汙染塵土、土壤及汙水,降低感染機會。
疾管署今(6日)稱,上週(7月30日至8月5日)新增446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7月23日至29日)新增584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上週新增10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9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儘管國內COVID-19疫情下降,但仍處流行期且重症及死亡病例數仍多,須留意重症發生風險,疾管署預估8月下旬可脫離流行期。據監測資練顯示,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病例檢出皆以KP.3各占33%及29%為多;境外病例則LB.1占22%、JN.1占22%。
全球COVID-19陽性率持續上升,非洲、歐洲、美洲、東南亞及西太平洋區上升,東地中海區則上下波動,部分國家如日本病例數連續12週上升,美國陽性率及急診就診率持續上升,另俄羅斯、希臘、英國、紐西蘭、中國、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家之病例數仍高。
國內外疫情持續,且國內本土確定病例及死亡個案有91%以上未接種新冠XBB疫苗,疾管署提醒,暑假旅遊機會多,病毒傳播風險也升高,民眾如有出遊計畫,建議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 、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
疾管署提醒,民眾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呼籲感染後易併發重症或死亡之65歲以上長者,如已接種1劑且間隔12週(84天)再接種第2劑,提高保護力,抵抗疾病威脅。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反批「真正拖累國防是賴清德」 朱立倫:今年國防預算刪減7年來最少、馬英九政府軍購每年均遠超陳水扁
賴清德「第四講」重批在野凍刪國防預算創史上最高!駁「普發1萬」不如「用在2用途」
00921換股揭曉!華城、台光電等6名新兵入列 它打敗老將台積電成第一大成分股
富商小三風波還沒完?穆熙妍驚呼「認識原配」:受家庭壓力才結婚
「這檔」今除息!遭自營商大出貨仍挺住「填息中」 老AI緯創也遭倒破千張
連長老都不救了?「這檔妖股」慘翻連8黑…八大官股撤資2.2億 台積電、鴻海飆漲也淪刀下魂
又摃龜!大樂透獎金破3億!7/4再拚100萬加開獎
00915大洗牌!30檔成分股汰換14檔 微星和「這檔」4年拼出貨10萬台人形機器人全被剔除
加薪9,000元搶人才!基隆托嬰中心7月起加碼調薪 對抗雙北磁吸效應
跌到心裡發寒!這「DRAM龍頭廠」股價跌落50元關卡…爆摔8日淪弱勢股王 宏碁、榮剛走疲入列
外資上修目標價!CPO領頭台積電勁揚25元 矽光子股「這檔」漲近5%最強
考慮擴大與Intel合作!聯電拚先進製程三大法人卻出貨 「這檔」遭倒近萬張
00915換股名單出爐!瑞昱、洋基工程等14檔黑馬入選 「這檔」股利5.4元已悄悄入手2.8萬張
等著創新高?三大法人籌碼狂湧台積電「這2檔」紅利加持…外資、投信、自營商全買它 網:一起等除息
又被套牢?外資瘋買471億卻大砍BBU「這檔」…尾盤股價狂墜 「它」遭連砍14刀網哀:怎麼賣這麼多
存100萬想買中古屋! 看房後發現「連頭期款都不夠」 網狂勸:先別衝動
大噴發!外資狂買471億元今年第2大...斥資189億猛敲台積電 最愛是「這族群」搶它5.3萬張
鄉民監察院/彭振聲妻墜樓憾事原因為何?詹為元懷疑偵訊空白期「發生了什麼」?
AI伺服器新品放量!「這檔」多重題材點火連7漲 再飆漲停IPC族群中最強
快訊/北檢檢察官婚內撩妹慘了!交友軟體曖昧對話曝「Motel很好玩」挨行政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