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8/23 14:27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夏日高溫屢創新高,一不注意很容易因為炎熱天氣產生不適、造成熱傷害的發生。尤其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在運動、健身的時候若未適時補充水分,熱傷害風險會因此增加。
國健署表示,不論是室內運動(如:有氧舞蹈、瑜珈等)或是室外的健走、慢跑、騎腳踏車及長達數小時的耐力運動(如:馬拉松、鐵人三項等),都有可能因為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而有熱傷害的發生,民眾應記得「補水3適」避免身體陷入缺水危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高溫炎熱的環境下,若汗水排不出體外、水分攝取不夠等,可能會讓體感溫度漸漸升高,導致熱傷害。根據衛福部統計,今(2024)年8月截至8月14日,熱傷害就診人次總計已有373人次。
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體重過重者等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更要留心。除了要避免陽光曝曬、保持環境涼爽通風外,水分補充也很重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特別是運動、健身的時候,千萬要注意氣溫變化並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適當補充水分,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供以下「補水3適」,希望民眾維持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能笑喝喝:
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並分兩階段補充水分;儘量在活動中每15分鐘喝水。
根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口渴時代表身體早已處於缺水狀態;若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毫升,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飲料。
每小時最大飲水量勿超過1500毫升,短時間內攝取過多水分可能會水中毒。活動前1小時應適量慢慢喝下400-600毫升的水;活動中建議每15分鐘飲水200-300毫升。
若運動後體重減輕,減輕的體重其實就代表缺水量,應逐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同時觀察尿液顏色,如果為深黃色代表身體仍處於缺水狀態,需再補充飲水。
【延伸閱讀】
手搖飲不能完全替代水分攝取!醫提醒:水喝太少可能引發4種疾病
EPS4.61元近半股本!「這檔」強鎖漲停創新高 AI與航太訂單來點火
H1獲利業界冠軍!富邦金稅後淨利破513億元 人壽、台富銀齊亮眼
性平會認定葉丙成不違法!女學生崩潰喊「無法接受」 教育部回應了
外資愛高股息ETF!進貨00940、0056達上千張 「這檔」獲買破萬張最多
青木瓜喝不出「豐盈身材」!連3年違規榜首...77老大代言惹禍吞484萬罰單
泓德能源遭檢調搜索!公司急發重訊:財務營運一切正常
90億豪賭!川普入股英特爾也拚不過台積電?「這地雷」拉警報恐嚇跑大客戶
AI機器人商機剛發酵!外資卻狂拋「這檔」逾1.4萬張登賣超榜首
快訊/羅智強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喊話2028「下架賴清德」點燃戰鬥魂
台積電2奈米急撤中製設備!日經爆砸千億因應美國新法案 搶攻兆元AI商機
目標價喊123元!這「電子大廠」Q2 EPS創高 外資加碼30億推爆量衝高
觀察/32:0慘敗 賴清德能否聽進王世堅、高嘉瑜的異音?
機器人熱潮助攻!「它」短線飆漲停創新高 投信大手拋售逾6.5億
投信連買6天!斥資3億猛掃這PCB鑽針廠 撒5.7億進貨三大金控破9千張
「令狐沖」呂頌賢險喪命!突染怪病昏迷進加護病房 暴瘦18公斤靠體能撐過
輝達將秀機器人「新大腦」!概念股噴12檔漲停 「這檔」成交量登上市首位
AI股狂飆!東元、長佳、健策3強全飆漲停 「它」卻逆勢重挫逾4%
阿里山公路車禍奪命!7旬婦遭貨車猛撞不治 警:過失致死偵辦
手錶壞掉爆走!74歲婦怒踹警察再踹破派出所大門 下場出爐
快訊/經濟部綠能科技中心爆貪污案!前副執行長涉收賄 北檢搜索22處約談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