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別讓生理時鐘誤點!研究揭「這樣睡」降低48%死亡風險 比睡滿8小時重要

發布時間:2025/1/28 10:16

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

適當的睡眠可以讓身體獲得休息,大多數人或許聽過每天睡滿7至9小時是健康的關鍵,不過,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引述一份研究指出,比起睡飽,「睡得規律」更重要,擁有固定作息時間的人,在患上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比睡眠不規律者低了20%至48%。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引述《睡眠》期刊研究指出,比起睡飽,「睡得規律」更重要。(示意圖/Unsplash)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引述《睡眠》期刊研究指出,比起睡飽,「睡得規律」更重要。(示意圖/Unsplash)

復健科醫師王思恒在臉書專頁「一分鐘健身教室」分享新知,刊登於《睡眠》期刊的大規模研究發現,規律的作息時間比單純的睡眠時長更能預測健康風險,包括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這項研究有超過6萬名參與者,透過配戴加速度計,記錄一週的睡眠模式,結果顯示,擁有高度規律睡眠的參與者,死亡風險比作息不規律的人低了20%至48%。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思恒列舉規律睡眠的重要性,首先是有助於維持生理時鐘的穩定性,規律的睡眠-清醒週期將影響到一系列生理過程,包含激素分泌(如皮質醇、褪黑激素)、代謝、免疫系統、腫瘤抑制基因等功能。

若是睡眠不規律,將會使血壓升高,並讓發炎指數、胰島素敏感度惡化,進而影響心血管健康;另外,不規律的作息容易導致「睡眠片段化」,以至於睡眠品質低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這項研究也有其局限性,例如,睡眠數據僅來自參與者一週的觀察,難以充分反映長期睡眠模式,而且研究參與者主要是年齡較大的白人族群,未必能適用不同年齡、族群的人。同時,還有「逆因果關係」,意即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可能更難維持規律作息,因此健康問題反而是造成睡眠不規律的原因。

這項研究提供了實用的建議,王思恒指出,嘗試每天在同樣時間上床和起床,就算是假日也不例外,就算是沒睡好的晚上或是不用早起的日子,也在固定時間起床,以免擾亂後續的生理時鐘。但依然可以保留一些彈性,像是假如目標是11點上床睡覺,那麼在10點30分到11點30分這一小時內就寢都可以接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