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20 07:00
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
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登高一呼宣告開啟「大罷免潮」,羅列41名國民黨立委,公民團體已在空戰陸戰都展開連署。只不過黨內部傳出不同調,如秘書長林右昌公開擔憂,總統上任未滿一年就談罷免,若變成全面對抗,將影響後續執政。綠營無論身居幕前或幕後,操作大罷免眼看頭已洗下去,無論結果都將對2026縣市長選戰都將造成連動性衝擊。帶來的連鎖效應是正是負,關鍵在於民進黨如何賦予大罷免潮的勝敗定義。
首先,綠營別陷入「倖存者偏差」。倖存者偏差指的是人們傾向過度關注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成功的人事物,關注度被放大,導致忽視了其他更多數的失敗案例。以罷免行動為例,例如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罷免案,在全國矚目下過關,聲量動作之大,容易使人認為只要政治人物被發起罷免,就有很大機率會通過,其實不然。近期基隆長謝國樑的罷免案,綠營動員地方加上名嘴上媒體傾全力操作,卻罷免失敗,便是陷入了過深的同溫層謬誤。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比2014年綠營總動員的「割闌尾」運動,即便當時太陽花運動抗中氛圍爆棚,當時被鎖定的三名高仇恨值藍委蔡正元、林鴻池、吳育昇,只有蔡正元連署過破門檻,二階段未過。2016年國會通過修正降低罷免門檻後,被發起罷免的有2017年立委黃國昌、2021年的陳柏惟、2022年的綠委林昶佐,立委部分唯獨陳柏惟最後被罷免,這也是台灣憲政史上唯一一個被罷免成功的立法委員。市議員部分,時任高雄市議員的黃捷、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只有王浩宇遭到罷免,另還有幾位市議員罷免案,第一階段連署就未成案。
過度的倖存者偏差,就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各選區所有對國民黨不滿民眾都會積極參與,卻忽略更多中間選民,尤其在偏藍選區的民眾,可能更加反感綠營如此密集且偏激的政治動作,更易將不喜好的情緒發洩在近期2026年的投票行為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TPOC台灣議題研究中心》公布的大罷免民調中,綠營將發動罷免的成功率,建立在全國民眾對藍白立委破五成的不滿意度上。國民黨立委滿意度33.6%、不滿意度51.3%;民眾黨立委不滿意度達53.3%、只有29%滿意度;同時,全國有52.9%人民對賴總統上任以來的表現感到滿意,不滿意度則低於三成。但若看完整份民調報告,綠營對於大罷免尚有幾個未被解讀的隱憂。在所有年齡層當中,20–29歲的年輕人是對藍、白兩黨立委表現感到「滿意」的比例最高的,分別是36.7%、40.1%,其中對於民眾黨立委的「不滿意」比例只有40%,幾乎打平。雖說民眾黨無區域立委,但可以推測不少年輕人並不認同罷免藍委行動,小草們尚未因為柯文哲貪汙案而轉向,綠營必須有更加努力爭取年輕人支持,攸關罷免投票時返鄉投票的意願。
民調中還詢問對於「選區內立委」的滿意程度,結果竟與全國性的數字呈現相反結果。58.4%對於自己所屬的選區內的立委表現感到滿意,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滿意度都高於不滿意,對綠營區域立委的表現65.7%滿意、20.8%不滿意;對於藍營區域立委的表現也有50.9%滿意、33.3%不滿意。此結果可以推論,罷免議題雖在媒體上討論的鋪天蓋地,對於政黨在立法院的表現,呈現
在整體的既定印象,一旦回到地方選區、特定人選,各地區選民不見得都會有如此高的仇恨值,相對的也較沒有極大動力將罷免念頭付諸實際投票行為。
該民調數字反映出民進黨對於罷免議題,確實存在著倖存者偏差的誤區,情緒高漲但現實骨感,容易錯估預期結果。倘若罷免氣勢不如預期,連帶綠營2026年的地方動員能量將加倍疲軟,綠營勢必得將勝敗定義清楚,將所面臨的政治風險就可縮小在可控範圍內。目前由民進黨高雄立委許智傑所提出的精準罷免建議,便是將罷免對象縮減至九名藍委,包括國民黨團總召傅崑萁、徐巧芯、黃建賓、李彥秀、林思銘、葉元之、涂權吉、羅廷瑋、廖偉翔等,以「三腳督」、「高仇恨值」、「贏3%內」三個條件篩選,集中火力提高成功率,確實不失為可行辦法。
至於勝負的定義該如何界定,此份民調中也可找到答案。以地區別來看,不滿意度最高的地區是宜花東,36.4%對於自己選區的立委表現感到不滿,也就是「花蓮王」傅崑萁的選區。公民團體已喊出「罷免XXX就是罷免傅崑萁」、「罷免傅崑萁們」,若傅被綠營視為罷免之首,就該重兵壓陣,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傅崑萁與其妻在花蓮無役不與,徐榛蔚已連任兩屆縣長,2026年若傅崑萁留在立院,不回花蓮參選,縣長和立委夫妻通包以及國民黨鐵票的輪迴,就有望被打破。2024年立委選戰,傅崑萁得票約6.9萬票、得票率53.78%;2016年蕭美琴拿到6.3萬票、得票率53.77%,唯一一次傅家人不在選票上的立委選戰,就敗給了民進黨蕭美琴,可見2026綠營確有可趁之機。
針對傅崑萁的罷免行動,比起其他選區,對民進黨而言更具指標性意義。從提案過關、連署到投票,只要完成任何一階段,對花蓮來說都已是史無前例。勝負不在最後投票是否過關,意義在於激起花蓮人試圖改變的氛圍、讓民眾多一次機會檢視長期以來被傅家族壟斷的政治生態、讓人們理解原來地方派系也會直接牽動台灣民主政治發展,象徵意義遠大於實質意義。綠營若要藉大罷免拉動2026氣勢,花蓮傅崑萁絕對會是外溢效應的中心點。
朴寶劍親自上線抓黃牛 公開高價門票座位號碼維護粉絲權益
輝達、台積電搶著用!SiC族群全面噴發 嘉晶、環球晶雙雙飆漲停
快訊/踏破採光罩!板橋國中學生墜6米高停車場車道 全身擦挫傷送醫
台灣主權已歸還中華民國?徐國勇提「一條約」:地位未定才正確
矽光子蓄勢噴出!這LED封裝廠「切入無人機」風光點紅燈 穎崴大漲7%擺脫連4跌
終結灌籃高手打卡點亂象! 鎌倉高校前平交道設「專屬拍攝區」
蔣萬安討經費吳思瑤酸恃寵而驕 北市府反擊:幫中央辯護的民代市民「毋需要」
狂展多頭攻勢!「這檔」爆量63.8萬張飆近半根…緊逼漲停的「它」欲攻70大關 網笑:市場只剩記憶體
台師大女足案國科會懲處出爐!周台英停權4年 追回相關補助款
獲利進入躍升期!這伺服器滑軌廠剛出關就摔跌停 蒙恬「月營收年增51%」也亮綠燈
親赴淡江大橋合龍典禮!賴清德致詞點名「3名女綠委」積極奔走 強調中央給300億支持新北交通建設
快訊/又有颱風?熱帶低壓估後天生成颱風「米塔」 最新路經、影響台灣時間曝
哀求對不起仍被砍10多刀!台中女疑情殺慘死「手僅剩皮連骨」 兇嫌臨走前還踹遺體一腳
網路議論宛如北韓?「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賴清德出席掛出超大紅布條爆爭議
GD狂粉注意!權志龍11月攻大巨蛋票價出爐 實名抽選制防堵黃牛
影/SEVENTEEN演唱會煙火往台下噴 粉絲遭3度燙傷驚恐畫面曝!
藍營諷淡江大橋掛「賴式馬屁布條」 綠嗆無聊:只會鬥惡的無能政黨
下一棒夯化合物半導體?漢磊連拉2根再揚漲勢「這檔」飆漲停 「它們」齊登熱門題材
近日頻成負面爐主 陳其邁、苗博雅頭像被做成「震怒丸」、「先逃牌苗頭丸」諷刺
影/周杰倫昆凌替媽媽慶生 阿KEN一句話逗笑葉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