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7/27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24+1」大罷免投票於昨(26)日正式落幕,民進黨支持的罷免案慘遭完封,24位國民黨立委全數過關,連新竹市長高虹安也順利保住市長寶座。這場喧騰了大半年的政治罷免,最終以「零席得手」畫下句點,對民進黨與罷免團體而言堪稱慘澹。賴清德政府傾全力投入,如同過往卓內閣對立法院的議案進行覆議,但最終都被否決一樣,這次向人民提出「覆議」,最終卻慘被人民「否決」,這不僅是一場選戰失利,更是一場領導威信與政治操作能力的全面潰敗。
 
 回顧這場罷免戰的起點,是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率先高喊「大罷免」,隨即有「公民團體」相繼加入串聯,綠營立委接連表態聲援,黨機器全面動員推進,最終總統賴清德也公開力挺,民進黨幾乎傾黨之力投入這場「政治鬥爭性罷免」。罷免案從頭到尾,根本不是一場真正出自基層民意的民主行動,而是一場企圖奪回國會話語權、挽救頹勢的政治算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4總統大選,民進黨僅取得四成得票,在立法院更失去過半優勢。但這一年多來,執政黨不但沒有展現謙卑,反而拒絕與在野協商對話。當藍白聯手通過民生或監督性法案時,民進黨選擇訴諸覆議、釋憲,甚至訴諸罷免。這些「無差別報復式罷免」,本質就是為了清除政敵、穩固政權,意圖轉移施政失敗與民意壓力。
結果如何?「24+1比0」的慘敗就是最直接的民意表達。這不只是數字的落差,更是一記響亮的耳光。人民拒絕仇恨政治,不願接受將國會當作鬥爭舞台的執政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此次罷免過程中,公民團體擁有較高聲量,卻頻頻失控,包含直播主直接公布陸配、新住民二代的住家地址,挑動族群情緒,造成社會不安。更有「閩南狼」、「八炯」等極端側翼人物,不但未被制止,反而獲得部分綠營民代側面護航,讓外界質疑,這究竟是民進黨放任,還是根本就是策畫者之一?民進黨是否還記得「以人民為念」的初心?
罷免戰進入尾聲前,賴清德推出「團結十講」,原意是團結社會、凝聚支持,但數句失言卻引發反效果,輿論認為該系列談話反倒成為在野陣營凝聚氣勢的契機。再加上賴清德在南部風災期間提出「救災不能只靠國軍,要民眾自己爬屋頂」的言論,進一步激起民憤,讓罷免氛圍全面翻轉。儘管部分選區確實逼近25%的罷免門檻,但結果依舊完封,顯示這場選戰之敗,不是國民黨多成功,而是民眾對民進黨徹底失望。人民用選票再次給了民進黨一記教訓:民進黨該停止操弄仇恨、該停止撕裂社會、該學會謙卑、該真正為人民施政。
新國會成立一年多來,三黨總召皆屬強硬派,但民進黨總召柯建銘特別不願接受「從完全執政到立院少數」的現實,長期在國會「硬幹」到底,黨團幾乎全數陷入「柯建銘體制」的框架。從立院對抗,到罷免動員,整個黨都被「老柯一人」牽著鼻子走,聽不進其他聲音。
此刻大敗後,民進黨該如何回應民意?高呼大罷免的柯建銘是否該知所進退?立院是否應該調整與在野的互動方式?黨中央下令協助罷團,如今罷免全軍覆沒,黨秘書長林右昌是否應負起政治責任?而行政團隊是否應改組,甚至讓卓內閣總辭,以重拾社會信任?這些問題,都繞不開總統兼黨主席賴清德。
有媒體人引述綠委說法,黨內確實出現「內閣總辭是選項」的聲音。這反映黨內對現狀的不滿,也表明改組已勢在必行。但自上任以來,賴清德展現出來的執政風格,始終偏向強勢與強硬,無論是政策論述還是國會應對,鮮少妥協。此次是否願意「服軟」,接受內閣重組、停止濫用檢調、在國會尋求共識,仍難樂觀,尤其敗選之後,昨晚從賴清德、林右昌、柯建銘隻字未提請辭與政治責任,行政院長卓榮泰則完全神隱未吱聲,宛若一切都與民進黨無關,都是「公民」的意思。不過隨著2026地方選舉將至,黨內壓力只會越來越強,賴清德勢必要做出調整。
相較之下,國民黨這次以完封之姿守住所有席次,黨內士氣大振。台北市長蔣萬安、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選戰後期傾全力奔走,不僅穩守本轄區席次,更多次支援外縣市,展現高度黨性與戰力,兩人也因此被視為未來的接班人與總統熱門人選。這次罷免戰,無疑為兩人累積更多政治資本。
不過,國民黨即將進入黨主席改選期,如何避免內鬥、維持團結,是下一步的重中之重。若黨主席選舉再次引發內部分裂,恐怕大勝效益也將被迅速稀釋。
至於民眾黨雖不是戰局主角,但在此次反罷行動中積極支援,特別是在新竹市長高虹安的保衛戰,以及全台多處參與站台協助,黨主席黃國昌更是頻頻現身為藍營助陣,對反罷戰局起到「雪中送炭」之效。這為未來藍白合作打下良好氛圍,也替2026與2028選戰中的第三勢力建立更多談判籌碼。
此次罷免失利後,民進黨若仍抱持「力拚過半」的幻想,只能寄望8月23日針對中部7席藍委的補罷案。然而,這些選區二階連署多數還需靠補件通過,且屬藍營優勢選區,能否翻盤,機率幾乎只剩「數學意義上的存在」。民進黨必須清醒:國會跛腳已成事實,政局新常態是「共治」,不是「繼續清算」。
人民已經給過民進黨太多次機會,這一次726的反罷民意,是最清晰也最直接的警訊。民進黨若繼續傲慢、拒絕改革,終將面臨更大的崩盤。
賴總統,民進黨,你們真的該醒了。
 
大摩重申列首選標的!自營商進場搜刮「這檔」5千張 捧32億手刀回補台積電
國家隊捲款撤離!國巨、日月光都變提款機 這「鴻家軍」遭重砍近萬張居冠
瘋狂倒貨76萬張!0050再遭外資取款3.9億 最慘「這檔」今重砍1.7萬張
終結連3季獲利!三大法人大砍刀不留情…重砍這「面板大廠」逾5萬張 力積電遭倒5.4萬張居冠
日本熊害市區淪陷共釀12死!送報員遭偷襲啃咬14秒 下場慘曝:6根肋骨斷裂
不是AI!黃仁勳狂捧「全球都在聽K-pop」 引韓國網友嗨翻:買爆輝達股票
你丟我撿!聯電不怕大哥賣超獲外資狂掃貨 這檔搭「陶朱隱園」受寵…5日狂噴37%
Q3大賺近150億創新高!外資豪砸11億元敲進這「晶圓代工大廠」2.4萬張 國巨、南亞科也入補貨名單
連虧9季仍獲調升目標價!外資翻臉出貨力積電5.2萬張 面板雙虎進冷宮「這檔」慘迎連10砍
Q3成功轉盈!「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獲利年增369% 今攻頂漲停站穩月線之上
氣炸!范姜彥豐再發4點聲明 手握鐵證嗆王子「自相矛盾」
第三季EPS 1.2元寫8季新高!「這檔」反遭投信毒手連3賣 狠丟6千張提款3億
捲黃國昌狗仔案!《菱傳媒》正式走入歷史 社長陳申青告別信全文曝:不得不說再見
大哥的心是海底針!投信撒13億追回金像電 這「PCB大廠」也被敲入2千張抱緊
目標價只剩1200元?這「CCL大廠」今年股價猛漲114%...連3季賺超1股本 外資逆風降評
明年地方大選投票日程出爐 中選會:11/28投開票
抓包現場?王子曾遭問「要公開了嗎」當場傻住 粿粿嚇到尖叫網熱議
被指「替柯文哲說話」?張景森談京華城案作證:「良知與專業,不容我沉默」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11/3卸任、6委員將懸缺 委員互推吳容輝代理主委
矽光子大軍全面衝鋒!日月光「Q3財報飄香」強攻漲停板 這檔猛噴6日好威風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