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觀察/誰知基層疾苦?衛福部長邱泰源突襲視察挨轟「打假球」 鴕鳥心態怎能解決醫療亂象

發布時間:2025/3/1 07:00

記者盧逸峰/特稿

自去年冬季以來,全台各大醫院的急診室頻現壅塞,病房滿床、醫護人力短缺問題雪上加霜。衛福部長邱泰源日前號稱「突擊視察」走訪台大醫院、和平醫院等4家醫院後,聲稱急診壅塞已獲緩解,邱泰源甚至能與病人從容互動「你好我是部長邱泰源,祝你早日康復」。然而這場作秀立刻被基層醫護揭露,醫院為了迎接部長視察,竟在短短一小時內強行安置近20名病患,忙著「藏病人」,讓原本已經緊繃的醫護人員更加疲於奔命,還得配合長官作戲。

衛福部長邱泰源「突擊視察」走訪4家醫院後,聲稱急診壅塞已獲緩解,邱泰源甚至能與病人從容互動「你好我是部長邱泰源,祝你早日康復」。(圖/衛福部)

台灣護師醫療產業工會顧問陳玉鳳指出,邱泰源的「突襲」根本是場精心安排的演出,院方早在中午就接獲通知,醫護人員被迫配合演戲,將原本還在急診等候的病患,硬塞進病房,包括不同科別、隔離病房,甚至非正式床位區域。護理人員不但因此無法按時下班,還得忍受政策高層自導自演的假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總統賴清德27日親自主持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點名要求衛福部務必解決急診壅塞問題,並警告「如果沒有創新作法,明年還是會一樣」。從日前衛福部政次林靜儀譏笑「呵呵小腦袋」,不但沒幫忙救火更對第一線醫護人員冷嘲熱諷;到衛福部長邱泰源視察醫院打假球,宣稱急診亂象已緩解,再再顯示政府不僅沒有正視急診問題,面對醫療亂象竟是「鴕鳥心態」想粉飾太平,基層醫護只能持續被壓榨,醫療亂象依舊無解。

事實上,台灣醫療體系的問題已非一朝一夕。護理人力長期短缺,基層人員面臨低薪、過勞、專業不受尊重等困境,導致大批護理師選擇離職尋求更好的勞動條件。根據相關統計,過去每年約有5000名護理人員投入臨床,然而近年來人數驟減至2500人,直接影響醫療體系的運作,若政府仍無視這場「醫療人才荒」,在人口持續老化的未來,將面臨更加嚴峻的國安危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直言,台灣的醫療問題並非一朝一夕,政府也注意到其中許多源於民眾根深柢固的就醫習慣,和無法挑戰的就醫自由。而官員也不止一次提到,此時引起社會關注的時刻,正好是進行社會溝通的契機。醫師工會坦言「希望政府溝通更要有魄力,急重症醫療人員的耐心或許等不及民眾長出體恤醫護的佛心。」

醫藥界出身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應限制醫學中心病床擴增,並加強轉診制度,使醫療資源分配更加合理。(圖/陳昭姿臉書)

台灣急診醫學會日前更點名「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讓全民驚覺原來台灣醫療亂象已在崩潰邊緣。然而台灣的急診壅塞問題並非短期現象,而是長期結構性問題的累積。醫藥界出身的民眾黨立委陳昭姿指出,關鍵原因在於住院床位不足與護理人力短缺,導致病患無法順利轉入病房,形成「急診滯留」。近年來,護理人員的流失導致「大關床潮」,即使醫院有空床,也因人力短缺而無法收治病患,進一步惡化醫療體系的負擔。

陳昭姿強調,台灣醫療資源失衡,醫學中心數量不斷增加,反而加劇了民眾集中至大醫院的趨勢,使基層醫療體系日漸萎縮。她主張應進行健保制度改革,推動分級醫療,讓輕症病患留在基層診所,並改善護理人員待遇,以減少人力流失;她也認為應限制醫學中心病床擴增,並加強轉診制度,使醫療資源分配更加合理。

婦產科醫師出身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也痛批邱泰源日前突襲視察醫院,為了美化數據,院方臨時將急診病患移出視察區域,營造急診壅塞緩解的假象。這種作秀式的治理方式,未能解決問題,反而讓第一線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更加沉重。陳菁徽指出,執政黨早在多年前就批評過去政府未解決急診問題,然而多年執政後,情況不但未改善,反而更加嚴峻。她呼籲政府應正視護理人力短缺、資源錯配等根本問題,而非透過掩飾數據來掩蓋現實,否則台灣的醫療體系將面臨更嚴重的崩壞風險。

全國醫院急診壅塞,健保署日前與醫界討論後拍板將新增急診護理費、留觀床醫師診察費等支付標準,新制預計5月上路;健保署更宣布將於4年編列100億提高病房護理費支付標準,鼓勵醫院投入急重症醫療,盼能留住更多護理人員。不過醫療亂象是花錢就能解決的問題?前陣子流感疫情嚴峻、國內公費疫苗不足,行政院霸氣宣布火速購買10萬劑疫苗供民眾接種,但醫護人員可不是疫苗,給錢就能生出來,這項計畫能持續多久?勞動條件如何改善?第一線護理人員在意的「三班護病比」能否穩健推展,對在職護理人員甚至有意從事護理工作的新血,心中還是滿滿的問號與不安。

在「賴醫師」的執政底下,台灣醫療竟瀕臨崩潰邊緣,在全民眼裡看起來是何其諷刺。(圖/總統府)

急診擠爆、病房塞滿、醫護人員忙得喘不過氣,這些現象並非近期才出現的狀況,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直到事態嚴重,衛福部才緊急召開應變會議,提出3大策略與2大改革方向,卻遭醫界批評是老調重彈、如何實踐才是重點;醫護到診所等較輕鬆的工作環境,又能得到與醫院相近的薪資待遇,臨床護理人才流失當然難以避免,病床不足問題與醫護人員短缺息息相關,問題層層相扣,若衛福部長官們仍心存鴕鳥心態,醫療體系將難以擺脫惡性循環。

賴清德是我國首位醫師出身的總統,衛福部長邱泰源還曾當過全國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與醫界如此密切,難道不曾發現過這些醫療亂象?急診缺床導致有醫生感嘆「民眾已沒有生大病的本錢」。在「賴醫師」的執政底下,台灣醫療竟瀕臨崩潰邊緣,在全民眼裡看起來是何其諷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