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電費調漲前夕?非核家園若付出「高電價」代價 為何台灣仍列全球「高排碳」之列

發布時間:2025/3/19 18:32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在台電瀕臨破產,電價傳出調漲前夕,學界與業界紛紛呼籲政府應調整能源配比,原因是當前「非核家園」中的天然氣發電,不但價格昂貴,且碳排放依舊偏高。天然氣發電的碳強度數值是 490g(CO2eq/kWh),反觀風力發電只有 11g,核能 12g,太陽光電是 45g,顯示天然氣發電排碳依舊偏高。若從數據來看,核電甚至比太陽光電還要「減碳」。

為了非核家園付出「高電價」代價,為何台灣仍列全球「高排碳」之列?(圖/台電)
為了非核家園付出「高電價」代價,為何台灣仍列全球「高排碳」之列?(圖/台電)

根據台大風險中心在2024年底的報告指出,台灣電力部門的碳排占比為 60.95%,是碳排放的主要來源,高於韓國的 50.82%、日本 45.86%、德國 37.02%、美國 34.62%等工業製造業國家,這與台灣電力結構中,燃煤發電占比偏高有關,因為燃煤每發1度電排碳820g。雖然政府逐漸把燃煤改為天然氣發電,希望數值降到490g,但相對於核電只有12g,仍是核能發電的40倍排碳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大風險中心指出,台灣的電力碳排占總碳排放的60%,其中工業用電,又占總用電的60%。與其他國家相比,台灣又以高耗電的半導體產業為經濟主力,但能源結構卻依賴高碳排放的「火力發電」,因此,綠電不足成為台灣邁向淨零碳排的最大障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