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18 07:00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電價傳出要漲了,水價也是,民眾已經開始議論紛紛。看來,全台「大罷免」還沒正式登場,但「大漲價」可能捷足先登。
經濟部預計2周內決定下月起的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6,民生住宅及小商店用電調幅更高,介於百分之11至百分之33。以目前家庭平均每月用電338度的非夏月電價為例,估計每月電費將增加100多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水價也是,台灣自來水公司表示,現在每賣1度水,就虧新台幣2.45元,預計3月底向經濟部提交水價檢討報告,強調台灣水價31年未調,是到了「該漲」的時候了。
台灣過去為鼓勵外來招商,與建構產業的競爭優勢,水電過往幾乎以成本價供應,但在萬物齊漲的現在,以及民進黨政府實施「非核家園」政策下,能源轉向使用成本較高的天然氣與綠電,電費每賣1度,就虧超過1元, 截至去年2024年底,台電已經累計虧損逾 4229 億元,絕非一筆小數字。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當前每度水價、電價,售價都低於成本價,且是長期虧損,這樣子還能壓得住嗎?即使政府今年繼續補助台電1000億元,也只是杯水車薪,畢竟這是一個無底洞,只有把底部填平,才能治本,也就是調漲總價格,超過成本價。
如果根治之道,就是漲價,那該怎麼漲呢?
過去政府補貼台電虧損,已被社會詬病為「補貼用電大戶」。其實,除了產業用電之外,以民生用電而言,對水電價格「最有感」的社會底層民眾,用電都很省,也無力全天開著冷暖氣,政府實際補貼到他們身上的金額並不多。
同理,敢用水、用電的大戶,不論是24小時開著冷暖氣,有泳池、三溫暖設施,與頻繁洗車,這些社會底層幾乎用不上,導致政府補貼台電千億元,遭抨擊為「補貼有錢人」、「劫貧濟富」,因此用預算來補貼電費,是最不符合社會公平的一件事,也是極沒有效率的政策。
那麼要怎麼漲,才能兼顧使用者付費,也不讓社會底層民眾負擔太重呢?
一種方式是「要加大級數差距」,也即是針對基本度數調漲極小,只接近成本價,但每越一級,就是「等比級數」,拉大幅度來計費,例如 1、2、4、8、16、32,就是2的等比級數。目前水價、電價的分級差距不大,長期遭受學界與社會詬病。
加大級數收費的原因,是底層民眾的收入有限,能省的水電,早已省到沒地方可省,他們對每一分錢的「邊際效益」與「漲價感受」極大。
但是相對於「經濟上層」與「中產階級」,水電漲價的痛癢感有限。因為這族群平常就可能是冷暖氣24小時開著,全家外出聚餐時,每頓飯買單近萬元,消費刷卡也是萬元起跳,因此每2個月收一次的水電費,區區多個幾百元漲額,對這族群感受不大,也認為是「使用者付費」。他們都是「能負擔價格」的顧客,也能彌補台電的長期虧損,若是要宣導全民省電,他們也都是目標用戶。
其實水電價格隨市場機制調漲,是一種方式,和油價一樣可以有一個隨市場價格連動的公式。現在油價隨國際原油價格連動,民眾沒有怨言,如果油價「可以連動」,那麼電價、水價,也應該可以比照「成本價格」連動,有定期的漲、跌、價格修正,民眾也無話可說。
當然,非核家園政策導致用電成本大增,是不爭的事實,這也無法長期用「政府補貼」來掩蓋。俗諺「醜媳婦遲早要見公婆」,若一段時日,民眾對「用電成本」有意見,覺得負擔太重,若有新的要求,政府屆時不妨適時採納多數民意,畢竟這是「2300萬人的決定」。
其實要漲的,不只水電,台灣各項費用,包括台鐵、健保、油價和各項民生物資等,最後都應回歸市場機制,不能再用「情緒勒索」來凍漲。且依據成本連動機制的調漲,只要合理,而非任意無限制上漲,民眾應該無怨言可說,例如油價受國際戰事影響的升降就是。當然,水電不比用油,是民生基本需求,政府必須要有「針對最底層民眾的定價措施」。
若為了凍漲,薪水也跟著不漲,讓全台陷入一片壓抑與停滯,台灣恐步入日本「失落的30年」後塵,陷入通貨緊縮,人人不敢花錢,情況只會更糟。政府應該要讓「敢花錢的人花錢、能負擔的人負擔」,滿足分眾與大家的需求,同時照顧「最底層百姓的基本生活」,才是「大漲價時代」應該做的事。
留言飆髒話又威脅「殺了你」!網友遭判拘40天 凌濤:逾越言論自由必究責到底
聯準會再降息1碼!停止縮表釋寬鬆訊號 法人:債券投資絕佳進場時機
彰化伸港陳家3姊弟遭撞擊釀2死!超速無照男竟只判1年2月 地院量刑理由曝光
財報仍陷虧損陰霾!自營商撤守這檔2千張 台達電「Q3獲利創高」仍遭喊停連5買
前3季每股虧2.81元!八大公股出脫這「IC設計廠」2千張 清倉萬海抱2.23億撤退
碳化矽被套山頂?「這檔」9月暴漲54%近期股價卻狂跌…連6黑慘登弱勢股王 網哀:幾乎每天綠K
巴西最血腥掃毒!2500警力配重裝備圍剿里約犯罪集團 死亡人數恐破132人
川普亞洲行帶飛日韓軍工股!國防ETF 00965開趴飆新高 今年績效突破6成
AI撐台股多頭!外資砸6.5億搶買00919破3萬張 進場狠掃2檔高股息ETF
雙帥對決有望再現?吳怡農壓線爭取提名:明天遞交台北市長參選意願表
矽光子綠光閃爍!聯亞「法說會釋利多」仍鎖死跌停 智邦並肩這檔衝出連5漲
三大法人超吃題材紅利!大砍近30億元卻「大買這幾檔」 外資15.9億狂砸「它」
高盛喊看好!AI大噴發「這檔」股價飆半根目標價上看6000元…「它」久違漲停一根 網:天要下紅雨了
法說行情變調!旺宏「連虧9季」遭外資急倒5.2萬張 這檔挨斬32億元淪提款機
不接受高雄人只能選林岱樺!溫朗東表態「退出派系、退出選舉」
羅志祥曝馬志翔是遠房表兄!揭合作原因 「腦中浮現他的臉」
大摩點名優於大盤!外資豪砸15.9億搶進力積電 掃貨萬張助「這檔」連4漲逾36%
基隆騎士隧道遇「長髮女鬼」嚇到腿軟 真相曝光竟是萬聖節拍片烏龍
貨櫃三雄成出氣包!投信回收11億離場...這檔遭痛宰7天 聯電「EPS創8季新高」仍淌血
中俄緊追在後!川普下令戰爭部重啟核試:恰當之舉 逾30年政策突轉折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