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台灣不能再等!靠自己結盟翻轉美中籌碼戰

發布時間:2025/4/28 13:44

文/黃寶萱(清華大學學生)

隨著近期美國提高關稅與抵制中國的緊張氛圍,台灣安全議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從近期學者座談、美中貿易戰到聯合國外交交鋒,可以看出川普的對中政策展現了「以利制敵」與「談判籌碼」的特徵。台灣在此局勢中,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籌碼,需透過自身努力增加不可替代的戰略價值。理解川普對台思維,及其對美中對抗格局的影響,對台灣未來布局至關重要。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近期美國提高關稅與抵制中國的緊張氛圍,台灣安全議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圖/The White House X)
隨著近期美國提高關稅與抵制中國的緊張氛圍,台灣安全議題再次成為國際關注焦點。(圖/The White House X)

在清華大學的講座中,有學者提出一個關鍵問題:川普是否會將台灣利益作為與北京談判的籌碼?多數人認為,川普即使以台灣為談判工具,也不會完全出賣台灣,因為放棄台灣將重創美國的國際信譽,動搖盟友對美國的信賴,進而削弱美國的霸權地位。川普的商人思維及強烈個人主義風格中高度的不可預測性,使得這種「理性推論」必須打上問號。若台灣只是寄希望於國際認可與美國的保護,恐怕仍然不足以保障自身安全。台灣必須正視在川普交易型的思維下,任何利益都可能被拿來交換,因此更應積極經營自己的戰略價值,不能只依賴單一籌碼。

分析台灣的對應策略時,可以從川普與中國的整體互動來觀察。近期美國對中國課徵145%高額關稅,並在聯合國強硬回應了中國對美的批評,也發聲強調會守護台灣。根據「懦夫博弈理論」,一國若示弱容易被邊緣化甚至遭到武力威脅,反之,展現強勢反而能夠逼迫對方讓步。川普政府在貿易戰中選擇後者,並持續與中國保持談判管道,反映出其策略的兩面性:既不輕易挑起戰爭,也不願示弱讓步。這種模式下,台灣如果能展現堅強意志及自身價值,反而有更多空間爭取國際支持,而非僅是被動等待大國決定命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過台灣不能只放手於單一策略上。晶片固然重要,但若僅依賴台積電的技術優勢,仍然存在風險。未來世界局勢下,美國即使可以短期依賴台灣晶片,但長期而言,若台積電遭遇問題,美國亦有能力自行重建供應鏈,只是成本與時間問題。

面對當前國際權力版圖重組的挑戰,台灣唯有主動深化與開發中國家的多層次合作,才能有效擺脫被大國當作籌碼的被動局面。透過科技與農業技術轉移,擴展健康醫療與教育外交,組建小型多邊聯盟,提供戰略資源與市場進入平台,並靈活運用國際組織與文化媒體力量,將台灣得以在全球國家中累積廣泛的戰略夥伴與民意支持。未來,合作對象應積極拓展至更多東南亞與亞太區域等有發展潛力的國家,如印度、越南等,進一步鞏固台灣的地位,台灣才能從一個被動等待救援的角色,轉變為自主、積極的地區玩家,開創可持續且富有韌性的國際發展新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