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比酒精更傷肝?日醫揭每天都可能吃下肚的「隱形殺手」 恐致脂肪肝、糖尿病

發布時間:2025/5/2 14:39

實習記者呂洪瑋/綜合報導

大家都知道喝酒對肝臟不好,日本有位肝臟專科醫生指出,除了酒精之外,果糖更是「隱形殺手」,因為名字中有「果」字,被當作無害的食物來源,被許多人忽略而大量攝取,但果糖可能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會對肝臟造成嚴重傷害。

日本肝臟專科醫生尾形哲指出,許多人看到果糖的「果」字,就誤以為也對身體有益,將水果加工成果汁、果凍或其他液態食品後,果糖便會變身成「隱形殺手」,對肝臟造成傷害。(示意圖/unsplash)

根據日媒《ダイヤモンドオンライン》分享,日本肝臟專科醫生尾形哲指出,水果被視為天然且富含營養的食物,許多人看到果糖的「果」字,就誤以為也對身體有益,當然直接食用新鮮水果並不會對健康造成太大問題,吃一個蘋果、橙子或香蕉攝取的果糖量有限,但是將水果加工成果汁、果凍或其他液態食品後,果糖便會變身成「隱形殺手」,對肝臟造成傷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尾形醫生表示,市面上許多含糖飲料和甜食中使用的「果糖」,是一種以玉米為原料提煉而成的人工糖漿,雖名為「果糖」,但與天然水果完全無關,反而是一種高度精製的液態糖分,這種人工果糖的攝取量若過高或長期攝取,會「毒害」肝臟,可能導致脂肪肝、糖尿病等嚴重問題,甚至是不可逆的肝臟損傷。

代謝方式是果糖對肝臟造成傷害的原因。果糖在進入人體後,幾乎是直接進入肝臟進行代謝,會被肝細胞當作能量來源,但肝臟能處理的果糖數量是有限的,倘若有大量果糖進入體內,肝細胞內就會溢出未處理的果糖,轉化為中性脂肪,並在細胞中積聚,便會導致「脂肪肝」的形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尾形醫生表示,製作果糖比一般砂糖便宜,甜味也更濃,且液體更容易加工,市面上不少加工食品都選用果糖,例如餅乾、布丁、茄汁和燒汁等,若想保護肝臟,只有減少含糖飲料和加工食品的攝取,才能避免肝臟遭受損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