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柯文哲也曾飽受「結石」之苦! 泌尿醫: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2倍、肥胖也是致病因子

發布時間:2025/5/15 16:25

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

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疾病,隨著結石位置不同,症狀也有些差異,有些甚至無特別疼痛感,但是一發作就會疼痛難耐,且說不出確切位置的腰部痠痛,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關押期間也曾因輸尿管結石導致腎臟積水之苦,日前戒護就醫動手術取出結石。

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在關押期間也曾因輸尿管結石導致腎臟積水之苦,日前動手術取出結石。(圖/資料照)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生文解釋,目前台灣結石的盛行率,大概每十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有結石問題,而男性的發生率是女性2倍至3倍,而結石發生高峰期落在40至60歲;且有肥胖問題的人也容易引發結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凡在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或膀胱有石頭沉積者,都稱為尿路結石。陳生文表示,有統計指出,罹患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慢性疾病與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尿路結石機率也比較高,因為有些藥物服用也可能會引發結石,例如:利尿劑、阿斯匹靈、抗痛風藥等等。

陳生文提醒,有肥胖問題的人也容易引發結石,但如果男性與女性都有肥胖問題,那麼女性的結石發生率會比男性還要高。再者,家中有尿路結石病史的親友也要特別注意,家中飲食高油、高脂、高鹽、高草酸,過量營養保健品以及每日喝水量不足等,也容易引發結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陳生文說,尿路結石的典型症狀有血尿、腎絞痛、下腹脹痛、排尿不順等,但不同位置的結石會有不同差異。因此在治療診斷上大多是了解個人病史、家族史後,再進行抽血、尿液檢測分析,最後透過影像檢查(腹部X光、腹部超音波、電腦斷層、靜脈攝影等)來確定結石位置與決定治療方式。

針對結石位置與病患狀況,會給予不同治療建議,若結石不大且沒有堵塞情況,也沒有腎衰竭或感染發炎情狀,大多會投以藥物治療及大量喝水,一般患者大多能自行排出。若結石較大或有明顯堵塞症狀,導致腎功能變差,就會需要透過手術,一般會建議做體外震波碎石手術,將結石利用能量擊碎之後排出。

陳生文指出,如果結石過大或震波碎石手術效果不佳,就會建議採取傳統手術方式來清除,例如內視鏡,膀胱鏡、輸尿管鏡、腎臟鏡等手術或是採取直接開腹,在該結石部位取石的手術。

陳生文建議,預防尿路結石,每日一定要攝取足夠水分(每日建議量為2,000~2,500㏄以上),水分可稀釋尿液中的礦物質濃度,降低結石形成,有利體內細小結石排出。有代謝性疾病尿酸過高者,請控制好飲食,減少高普林食物攝取,並養成良好排尿習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