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林亮君 Grace 阿美【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703

教青少年理財不必等長大!外媒點出家庭旅行也是理財課

發布時間:2025/7/3 20:45

記者張舒婷/綜合報導

財務自由是許多人的共同夢想,而良好的理財習慣則需從小建立。外媒指出,與其等孩子長大後才學會處理金錢,不如趁早在「家庭旅行」期間,讓青少年學會如何預算、消費與儲蓄,是培養理財觀念的黃金時機。

在「家庭旅行」期間,讓青少年學會如何預算、消費與儲蓄,是培養理財觀念的黃金時機。(示意圖/unsplash)
在「家庭旅行」期間,讓青少年學會如何預算、消費與儲蓄,是培養理財觀念的黃金時機。(示意圖/unsplash)

外媒「Yahoo Finance」報導指出,家庭旅行本身就提供了明確的時間與預算限制,是教育青少年財務規劃的天然情境。與其在家中進行抽象的金錢討論,不如讓孩子實際參與假期消費決策,將教育變得生動具體。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具體做法包括讓青少年管理部分旅行預算,如購買食物、紀念品等。這樣的安排,不僅能提升孩子對財務的現實感,也能強化責任感與決策力。對許多青少年來說,假期期間管理大筆資金,是難得的成長機會,也能讓他們感受到金錢掌控所帶來的影響力。

外媒強調,如果青少年已展現出值得信任的能力,家長甚至可讓他們掌控部分旅程中的支出與決策,讓他們即時感受到財務選擇的後果與責任,學會權衡消費的利與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專家也提醒,隨著新冠疫情後無現金社會加速普及,現金使用比例正逐年下降,預計至2025年,實體店現金交易僅占總額的約11%。因此,教育青少年理解數位支付與信用工具也變得愈發重要。以台灣為例,信用卡平均利率介於5%至15%,理財教育應讓青少年了解使用信貸的實際成本與風險。

舉例而言,如果青少年能自律控制花費,將有能力妥善分配整段旅程的資金;相對地,若在第一天就將零食預算揮霍殆盡,則將面臨「無錢可用」的後果,這樣的體驗本身就是一堂寶貴的理財課。

該報導也提醒家長,若選擇給予孩子更多財務自由與責任,事前的準備與事後的檢討同樣關鍵。在旅程結束後,不妨與青少年坐下來回顧整段過程,討論哪些方式有效、哪些地方可以改善,即使過程中犯了錯,也能成為學習與成長的重要契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