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7/27 06:45
圖文/鏡週刊
電動車大浪起,為打破現有生態系,歐美日各大車廠陸續看上兼顧里程與安全優勢的固態鋰電池,希望逆襲獨霸磷酸鐵鋰等液態鋰電池的中國,今年6月中,豐田(Toyoto)更重磅宣布2027年將推出全固態鋰電池電動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本刊調查,台廠在固態鋰電池的布局,除新創公司輝能科技已啟動法國設廠事宜,台塑試產線預計年底開出,鴻海也投資美國SES;此外,工研院則協助愛國者綠能打造供應鏈。台廠在這場次世代電池之爭中正摩拳擦掌搶攻市場。
回顧上半年產業大事,除了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來台掀起AI旋風,距離台灣近1萬公里之遙的法國,也有一位台灣囡仔如平地一聲雷,在當地聲名陡起。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來自桃園的輝能科技,創辦人楊思枏在創業17年來率領團隊首次出海設廠,經過1年半的選址,最後承諾將斥資52億歐元在法國敦克爾克興蓋一座48GWh固態鋰電池超級工廠。
5月中的簽約典禮,有法國總理馬克宏帶著5位官員高規格接待,楊思枏還告訴本刊,當天包括歐洲電池上、中、下游等廠商也到場相挺,尤其車廠,除了戴姆勒集團旗下的賓士代表現身,其他歐洲潛在客戶也共襄盛舉,冠蓋雲集的場面,替近1年來飽受量產商化挑戰的固態鋰電池市場,帶來不少正面激勵。
「現在用的鋰電池,中間電解質是有機溶液,有安全疑慮,大家(車廠)才會積極尋求固態解決方案,理論上,這是一個對的產品方向,但仍有許多問題待克服。」台灣電池協會理事長楊敏聰語帶中性地告訴本刊。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向本刊說明,鋰電池充放電的過程,是透過鋰離子在正負極之間的電解質傳導,由於液體電解質通常都是易燃物質,如果短路或漏液會引起燃燒爆炸,而固態鋰電池就是把電解質從液體變成固體,因為不是液體,就不容易發生漏液燃燒等危險,加上電池體積可縮小,容納更多電池因此可以提升能量密度,續航力也比液態鋰電池高,被視為次世代電池最佳侯選人。
專家更進一步點析,全世界發展電動車的過程,佔造車成本4成、素有心臟之稱的電池,一直是車廠擴張版圖的必要核心元件,然而,中國挾著礦料優勢長期在液態鋰電池獨大,目前中國電動車出貨量也居世界第一,都讓歐美日各國車廠莫不把固態鋰電池視為反超祕密武器,過去幾年紛紛加入這場新賽局,彷彿誰能拿到商化量產的門票,就能彎道超車取得全球新能源業霸主。
台幣匯率猛升!「廣場協議」有兩條路 賴政府該走哪一條?
壽險業5年來首出手!元大人壽「砸21億」搶下北市精華地 每坪飆破258萬
川普又揮關稅大刀!美股四大指數皆墨 輝達跌、台積電ADR皆逾1%
台南警急奔報案現場竟出車禍!警民共6人受傷送醫...肇責待釐清
自營商大賣逾30億!出手砍上千張鴻海、台積電 股民哀號:不要再賣了
快訊/新台幣強勢升值不停!晚間場外報價狂飆至28元
4月營收創7個月新高!「這檔」有機會吃到人形機器人 卻連4跌今慘摔半根淪弱勢股
長老開拋!多檔傳產股上揚遭八大公股出貨 「這檔」收黑卻也遭提款破2億
避險變踩雷?媒體人轉買黃金遇暴跌...嘆「永遠買在高點」 網推「這類股」:波動最小
台幣狂升「這2檔」股價大跳水!三大法人爆砍逾25億 鴻準營收年增280%也倒數千張
今天大戲是台幣!驚見2字頭...台積電、鴻海、廣達全倒 「這檔」BBU概念股成交額破百億
台股下挫三大法人趁機回補!大買台積電近萬張 再助攻台塑勁揚收紅
「這檔」光通訊廠盤中一度跌停!終場下挫破9% 成矽光子聯盟最慘個股
台幣升值海嘯第一排!「這2檔」遭外資毒手提款24億…網嘆:可憐哪 長榮航飛漲半根挨連7砍
貿易戰再陷白熱化?白宮官員揭川普對中關稅「4大終極目標」:情況特殊
殘忍虐死剴剴!劉姓保母推給「幻聽、思覺失調」 鑑定醫師打臉:不真誠,恐為減刑說謊
台塑四寶逆勢上攻!外資狂搶「這1寶」破萬張...網:準備東山再起 砸128億「連8買」挺台積電
新台幣驚漲!出口企業壓力超級大 法人警告:若升10%企業獲利恐跌7.5%
快訊/「88會館」郭哲敏再被延押2個月!不服抗告遭駁回
不只榜首上萬張!「這檔」也遭投信狂倒貨8000張…配息新高也留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