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7/9 10:30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台灣的失眠問題恐遠超一般人的想像,這與快速的生活節奏、壓力增加及電子產品普及有密切關係。據精神健康基金會指出,2023年台灣安眠藥開立總數超過11億6,000萬顆,若將藥片依序排列,其總長度可繞行台灣一圈。振興醫院精神醫學部的主任毛衛中表示,這情況顯示許多失眠患者傾向以藥物為主要改善方式,但這可能導致安眠藥的成癮、濫用。所以,不應只關注用藥的數量,而需重新檢視睡眠照護系統。
根據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於2024年發布的「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台灣整體得分為81.67分,僅略高於80分的合格標準。值得注意的是,調查中有約四成的民眾表示睡眠品質不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及相關文獻指出,全球失眠盛行率約為10至30%,部分地區甚至高達50至60%。也就是說,失眠已經是僅次於感冒的全球第二常見健康問題。
毛衛中主任表示,失眠與情緒障礙、注意力下降與身心健康密切相關,對某些階段性的失眠者來說,短期使用安眠藥可協助身心穩定、打破惡性循環。關鍵不在於用或不用,而是在醫師專業評估下,合理、安全地使用。而且將藥物與非藥物治療同步結合,例如睡眠衛教、壓力管理、認知行為治療(CBT-I)等,在實際治療中都能有效改善失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項挪威的研究能佐證失眠的嚴重程度,該研究團隊以「Can't Sleep」等關鍵字分析搜尋量,結果顯示日本、台灣與瑞典為搜尋率最高的三個國家;日本每十萬人搜尋中「無法入睡」出現約54次(全球平均為3.6次),台灣也高達39次,是全球平均的11倍左右。
為什麼台灣民眾的失眠問題會如此廣泛?答案不只有一個。毛衛中主任指出,壓力是最常見的誘發因子,當情緒緊繃或焦慮時,大腦處於警覺狀態,交感神經興奮、難以放鬆,進而影響入睡與整體睡眠品質。而且一些研究也發現,人際壓力甚至比工作壓力對睡眠影響更為顯著。
此外,生理上,睡眠也受到「生理時鐘」與「睡眠債務」兩大因子的影響。生理時鐘是體內的時間節奏,與光照、作息等密切相關;而睡眠債務則來自長時間清醒所累積的身體需求。若兩者失衡,便容易出現入睡困難或睡眠中斷等現象。
毛衛中主任表示,在臨床觀察與研究中發現,失眠與多種身心疾病高度共病,例如焦慮症、憂鬱症、慢性疼痛、氣喘、胃食道逆流、夜間頻尿,甚至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SA)等。若僅以安眠藥處理失眠,可能會忽略更深層的原因。
以憂鬱症為例,超過八成的患者會合併失眠,但當憂鬱情緒獲得緩解後,睡眠品質往往也隨之改善。而且,毛衛中主任也指出,對夜間頻尿或慢性疼痛患者而言,若能妥善根除深層問題,睡眠困擾便能自然減輕,甚至不須再依賴安眠藥。
因此,針對失眠的評估與治療,毛衛中主任建議病患應與醫師深入討論潛在共病狀況,從整體的角度出發,抓出造成失眠的原因脈絡。這樣的方式不僅更安全,也更有機會從根本改善睡眠狀況,恢復自然入眠能力。
毛衛中主任也提供三種失眠的情況,以及相對應的處理方式。
不過,雖然這些方法無法解決所有問題,但對於規律作息與重建睡眠習慣具有明確幫助。
有些人對安眠藥產生依賴,但也有人對其效果心生懷疑,甚至害怕藥物的成癮性。事實上,毛衛中主任指出,若經醫師診斷為失眠症,並建議用藥物治療,短期服用安眠藥在多數情況下是安全且有效的。關鍵在於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服藥目的與使用原則。
當失眠狀況穩定後,醫師也會協助病人逐步減藥,過程需依個人情況調整,突然停藥或任意增量都有可能造成反彈性失眠,藥量的增減都需與醫師討論過後再做變更,才能讓病人逐步重建自然睡眠機制。
面對台灣約四成民眾有睡眠困擾的現況,毛衛中主任指出,有此困擾的民眾需要的不單是更多的藥物,而是更完善的睡眠醫療體系與全民睡眠教育。當我們正視壓力來源、調整作息與提升心理健康,以及積極與專科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改善策略,才有機會真正改善睡眠問題。
【延伸閱讀】
你以為只是打呼? 醫揭「睡眠呼吸中止症真相」:恐致失智、糖尿病
方便花東旅客返鄉投票? 台鐵7月25日至27日間再開加班車
「歌功頌德」漢光演習不能檢討?張延廷:演練戰術過時 真正需要的是無人機艇
綠質疑民眾黨赴災區發物資蒐個資 白稱假消息直言是因這件事
影/Energy喊話五人加歌迷缺一不可! 新專輯成員五行鑽卡曝光
目標價喊上4,088元!矽智財大廠迎ADAS放量 法人喊進看旺到2027
台人蜜月度假勝地驚傳快破產!外債飆破2665億成「中國債務陷阱」受害國
雷雨狂襲松山機場 地面作業兩度喊停、9航班受阻
盼台電員工早日康復 賴清德稱7月是團結月:感謝大家支援災後復原
散戶全跑光?6月股市一指標創新低
求財翻車!男子誤信中古車好賺 遭集團拘禁9日索存摺
黃金跌了!分析師仍看好 要重返「這價位」只欠動力
影/馬來西亞出現「超熱門纜車景點」? 老夫婦誤信「AI宣傳騙」白花六萬旅費
女足淪實驗白老鼠家長泣訴:都怪爸爸沒權沒勢才害妳被學校欺負 教育部宣布重罰台師大百萬
林志潔稱廉政署認證竹市府違法 白營反擊了
川普砸700億美金拚AI霸權!下半年誰吃紅利? 法人押寶「這類ETF」迎政策黃金期
柯文哲延押理由曝光!檢主張臉書貼文有串供之虞 吳宗憲:要證人翻供才合要件
颱風丹娜絲釀全台14.5萬片光電板受損 彭啟明掛保證: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需耗費1個半月清理」
國民黨稱綠營奧步包括「宣布戒嚴」 王世堅轟胡說八道:是你們在恐嚇人民吧?
魏哲家法說「一句話」引爆討論 16萬投資人心碎:錯過一張少賺18萬
陳柏霖爆年底娶庭瑄!閨密大元曝「私下談話」 曝買房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