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戴瑋姍 陳柏惟 周偉航 王瑞德【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721

核三重啟辯論:給童子賢鼓鼓掌

發布時間:2025/7/21 12:00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童子賢受黃國昌邀請,願意出任8月15日核三重啟公投的正方辯論代表,台灣有錢人很少願意站在權力者對立面,先不談核電存廢議題,光是勇敢面對民進黨「反核」神主牌,以理溝通,就值得掌聲。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受黃國昌邀請,願意出任8月15日核三重啟公投的正方辯論代表。(圖/總統府提供)

面對權力,台灣有錢人一向唯唯諾諾,唯恐激怒當道累及身家,國民黨時代敢挑戰威權的大咖是辜寬敏,此外也只有少數企業主默默支持民進黨,如義美、台灣廣告公司,台廣在1992年立委選舉還幫民進黨拍了支6分多鐘的短片,也獲得時報廣告獎;所以曾是閣揆候選人的童子賢,忠於自己信念,願意站出來,不驥附執政黨,是有別於其他巨室富賈的道德勇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核電在台灣,當然是兩難,好處是價廉、零汙染,是乾淨的能源,但缺點是台灣太小,承受不起核災,再說核廢也人人討厭,找不到地方安置;因此蔡英文時代提出綠電取代核電的主張,並沒有遇到強力的反對;但很多國外OK的措施來台灣就會走鐘,果真到現在滿山滿谷的光電板刨光青山綠水,颱風一來到處漂流成SUP,而台電流血補貼「綠商」,形成政治問題,角頭為搶光電利益還把台南純樸鄉下變成「慶記之都」,未來中油也可能被拖下水,去買美國阿拉斯加貴森森的液態天然氣,國外再生能源來到台灣,不但呷銅呷鐵呷綠電,更是呷山呷水呷厝邊。

其實不只綠電,我們很多政策都失之粗糙,形成單向思考,只看到好處,沒想到潛在問題,以「新青安」青年購屋貸款來看,立意良好,可以支持年輕人成家,問題是台灣房價貴,為使年輕人能負擔貸款,建商就推出小坪數宅,號稱20坪,但室內面積只有10來坪,這種小坪數房子,小夫妻住起來已嫌勉強,如何再養小孩?形成「新青安」與「鼓勵生育」的衝突;地方政府友善毛小孩也是,變成年輕人養貓養狗不養小孩,以後誰繳稅、誰當兵?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光電依賴自然條件,極不穩定,成本遠高於核電,且設備老化後,其廢材處理又是問題;而風力發電同樣成本高,也會有噪音問題,影響鄰近居民及鳥類;但核電,雖然乾淨、穩定、價廉,但依然面臨安全與核廢處理疑慮;亦即所有發電系統均有其優缺點,因此核電的議題管理就應分析事實、建構價值,再形成決策。

•事實(fact):是科學或客觀性的展現或論述,不帶有個人好惡或價值判斷;如客觀討論各種發電系統之產生成本、社會成本及其衍生問題,發電成本是容易取得的考量因素,潛在的是財團黑道介入衍生之社會與政治成本,或對環境生態的影響、核廢或其他發電設備淘汰之處理成本、未來民生用電及產業用電預估。

•價值(value):主觀價值判斷或情感性的陳述,並以之引導出正向或負向的態度,如根據上述事實的討論,衍生「能源風險」、「環保vs.經濟」、「核電存廢」、「再生能源可行性」、「國家永續能源政策」的討論。

•政策(policy):立法機關或政府的決策。是否繼續維持核電廠營運,或執行「非核家園」政策。

核三重啟公投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將舉辦5場發表會或辯論會。(圖/台電提供)

「事實」是客觀數據,核電議題就難在「價值」討論,核電風險必須顧及民眾的風險認知,與民眾風險認知背道而馳的對策或說法都是不智的,不能說服民眾;為推廣核電安全性,馬英九時代總統府月會曾請專家,以「核電關鍵報告」為題發表專題報告,指出世界若不用核電,過去50年可能有180萬人會因採煤及石油而死亡!「煤是有放射性的」,放射性還不低,在能源中,「最危險的是煤」;因此結論是「煤比核電危險,要理性看待能源」。

專家講的是「事實」,但民眾要的是「價值」,核災與礦災都是「風險」,但民眾對這兩種風險卻有截然不同的認知,通常民眾面對風險,第一個念頭是以機率考量「自己會不會碰到」,若是碰到,是死「道友」還是死「貧道」,假如自己可能會碰到,再從各種面向評估風險;民眾因採煤引起災變機率是零,因此以「礦災」來做「擁核」宣傳是天方夜譚,專家果然不食人間煙火。

公投主文拗口,核電又極為專業,當民眾無法理解時,就只能聽政黨之命行事,政黨說同意就同意,政黨說不同意就不同意,2017年四大公投全槓龜,就是執政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戰果;當然從「事實」理出「價值」,並不容易,童子賢論理清晰「講真話」,就請幫幫忙吧。

否則只問民意,就會一團亂,民眾只要電價便宜,夏天有冷氣吹,核電廠不蓋在我家後院,至於要不要核電?沒意見,電廠蓋在南寮、北寮、貢寮、八卦寮?也沒有意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