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25

大罷免沒有贏家

發布時間:2025/7/25 07:00

主筆/單厚之

再過兩天就是大罷免投票日,台灣人民也終於可以擺脫超過半年的政治惡鬥,喘一口氣。當然,之後還有第二階段的罷免,或許還會有一些選區要補選,但在罷免結果出爐後,新的政治格局就會相對清晰,補選的衝突和對立,也不至於像24個選區同時罷免這麼大。

周六就是大罷免投票日。禾(圖/黃捷臉書)

為了這場大罷免,台灣已經付出了龐大的代價,不僅僅是選務的經費、罷免方與反罷方投入的資源,還有更多是因為大罷免導致的資源錯置,以及其他難以計算社會成本和機會成本。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拿最近的例子來說,立法院日前才通過的普發現金一萬元,不管在野黨用什麼理由來包裝,本質上明顯就是政策買票。如果沒有這場大罷免,立法院還會不會、需不需要通過這2300億的預算?這筆錢會不會有其他更有效率、更有建設性的用法?但在政治人物生存的陰影下,這些問題變得微不足道,也無須考慮。

過去幾個月,世界格局面臨巨變,除了川普關稅打亂全球經濟之外,各種武力衝突也不斷發生,俄烏戰爭拖延已久,接著又有以巴戰爭、川普幫以色列炸伊朗、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空戰,以及剛發生的泰國和柬埔寨的衝突。這些衝突或許離台灣有一些距離,但也同樣在影響世界的格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如果沒有這場大罷免,台灣的朝野應該正在共同面對川普關稅的衝擊,台灣社會也應該討論的是關稅對各行各業及台灣競爭力的影響,包括各個產業需要怎樣不同的協助、哪些產業要保、哪些保不住、產業該如何轉型、如何找出台灣經濟新的活路。

但撲天蓋地的大罷免,卻掩蓋了這所有的議題,民進黨政府為唯一關心的只剩下撥補台電,卻還無法承諾動漲電價。朝野、行政立法把所有的力氣都放在政治對抗,腦袋裡剩下大罷免。企業搞不清楚接下來要面對的關稅、匯率和競爭對手的狀況,連想要跟行政立法部門遊說、溝通都求助無門。在前景渾沌不明的情況下,有些企業不得不停止接單、放無薪假,而且情況還在持續惡化。

日前丹娜絲在南部造成嚴重的災情,政府救災能力讓民眾搖頭,賴清德總統一句「不能什麼事情都靠國軍」更引發強烈的批評。如果不是大罷免、不是要堆疊「抗中保台」的對立氛圍,賴清德會認為國軍的演習比救災更重要、置南部民眾的生活於不顧嗎?

一場大罷免,扭曲了國家資源的配置、改變了執政者施政的優先順序,所有的重要議題都靠邊站,一切都得替大罷免讓路。大罷免朝野終究會分出勝負,但對一般民眾來講,大罷免沒有贏家,所有人都是輸家。

大罷免大成功,也撫慰不了南部民眾遭受的痛苦、改變不了他們的處境:立法院通過的普發一萬,雖然行政院以拖待變,但最終應該也不敢得罪人民、不敢改回來。這些錯置的資源,終究還是會錯置。

大罷免大成功,也不會影響川普對台關稅的結局,不會改變產業受到的衝擊,該放的無薪假、該關的企業也還是要關。不會因為賴清德取得完全執政,政府就突然變得英明神武,所有問題都能迎刃而解。而台灣因為錯失第一時間的準備,衝擊只會更大。

大罷免不成功,朝野過去一段時間累積的對立和摩擦,屆時只會變本加利、更難化解。賴清德的滿意度在罷免前就已經出現死亡交叉,大罷免若再失敗,必然對其造成嚴重的衝擊,甚至會面臨黨內不同勢力的反撲而提前跛腳。一個雙少數總統,在執政剛滿一年就提前跛腳,未來的情況可想而知,這不僅是民進黨的困境,對台灣整體也極為不利。

行政院說,大罷免是「台灣人的公民課」。但實際上這就是赤裸裸的朝野惡鬥,不顧民生只爭權力,把所有台灣人民都拖進政治的泥淖。大罷免沒有贏家,而始作俑者即便能贏得政治鬥爭,台灣社會因為大罷免造成各種成本和損失,最終也必然要算在執政黨頭上。民進黨遲早會發現,這場「公民課」的代價有多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