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民眾黨街頭困境:「靠北」才有人氣 黃國昌卻帶隊進入空耗迷航

發布時間:2025/8/31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柯文哲家、民眾黨中央黨部因京華城案,被搜索一周年,民眾黨昨(30)日舉行走讀活動,號召來保守估計破千民眾參與,相較於822的公投之夜,連在場數百張椅子都沒坐滿,民眾黨辦活動,還是只能「靠北」:依靠阿北柯文哲。不過昨天活動,實際卻在黃國昌一聲令下,隊伍直接被帶往愛國西路口的拒馬前,與警方正面對峙。群眾口號震天,場面一度緊張,但時間拉長後,激情逐漸轉為疲憊。短短半日,這場「走讀」活動從動員熱潮,迅速演變為能量消耗的縮影,也與民眾黨在街頭路線上的困境極其相似。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帶群眾走上街頭,但「走讀」變成邁向拒馬。(圖/方炳超攝)

核三延役公投才過去一週,在22日晚間,民眾黨在榮星花園舉辦「公投之夜」,這是一場經過精心包裝的選前晚會,舞台燈光、白營政治明星與藍營嘉賓一字排開,另外包含館長陳之漢、和碩董座童子賢等非典型人物也站上台。但經過大肆宣傳的活動,現場觀眾卻顯得有些「落寞」,椅子甚至還沒滿席,與過往造勢的萬頭鑽動相去甚遠。據了解,民眾黨內針對本場活動的檢討會議上,黨主席黃國昌也質疑,為何現場民眾與組織部推估的有所差距、相去甚遠。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如何,822這場活動凸顯了民眾黨的致命短板:缺乏組織動員力,而且號召原因「沒有阿北」,恐讓支持者缺乏動力。

時隔一周,民眾黨在30日舉辦柯案一周年的「走讀」活動,人數顯然比822多了不少。這場以聲援柯文哲為名的集會,吸引了不少民眾參與,顯示「阿北」議題依舊具有號召力。柯文哲遭羈押滿一年,成為民眾黨凝聚支持者的情感符號,這股情緒確實帶來一時的群眾能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這場名義上是「走讀」的活動,卻因為黃國昌的一意孤行而變調。據指出,在最後拍板的遊行路線,一開始是從國家戲劇院出發,隨後左轉過愛國東路的馬路,繼續前行,若遇到警方擋道,才會「靜坐抗議」,但「戰神呂布」黃國昌,一開始就改變路徑,改過中山南路的斑馬線,在愛國西路的拒馬前卡點。這意味著活動性質從「走讀」、「遊行」轉為「抗爭」,群眾沒有行進,只能被困在圍欄前與警方對峙。

要衝或是要繼續往前走,都是一句話的事,而炎炎夏日、烈日高照,群眾只能乾等待,時間一拖,人心也散,人數近午銳減約僅剩一半,群眾能量只能被曬乾,空耗在烈日之下。

而這也不是黃國昌第一次想當「衝組」,但結局都是一樣裹足不前,早在今年年初的釘孤支活動,黃國昌就已經率隊示範過一次,當時也是空耗後結束,只是當時是冬天、是晚上,民心沸騰,而此次則是溫度令人沸騰。

民眾黨在黃國昌加入以來,就經常走上街頭,今年走上街頭頻率甚至更高,雖然前有柯案需要宣洩,後有公投需要發聲,但頻頻動員,反而讓支持者逐漸感受到疲乏,就有黨內人士直白的說,有不少活動都是重複動員,若繼續這樣走下去,支持者熱情會不會被耗盡?

值得注意的是,昨天的現場,雖然一開始人不少,但隨著時間推進,人潮明顯退卻,顯示民眾黨支持者,或許願意為阿北表達立場,但未必願意承受長時間的對峙與消耗。昨天走讀的狀況,似乎成了一則隱喻:群眾熱情參與,卻因為路線改變而被擋在拒馬前,喊得聲嘶力竭,卻無法前進;民眾黨極力在街頭上展現激情,一開始參與者眾,但隨著時間推移,頻繁上街,就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消耗。

對民眾黨而言,真正的挑戰不是沒有支持者願意站出來,問題是能不能在「靠北」外,吸引民眾站出來?另一個則是,如何避免把有限的支持者熱情,一次又一次耗損在烈日與拒馬之間。昨天走讀的場景,某種程度正好映照了民眾黨的處境:人潮不是沒有,但缺乏方向;聲量不是沒有,但無法轉化。靠著阿北,能量可以被瞬間點燃,卻往往被困在拒馬前、曬到散去。真正的危機,不在於人會不會來,而是來了以後要往哪裡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