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大罷免失敗綠軟手收手!柯文哲無限延押變交保 坐實民進黨政治辦案真相

發布時間:2025/9/6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2024年9月5日,柯文哲因京華城案被裁定羈押禁見;2025年9月5日,法院忽然翻轉,裁定7000萬交保。整整一年,檢方聲勢浩大,地毯式搜索、一次次延押、對外放話「案情重大」,結果呢?一年過去,法院只能說「主要證人都問完了,滅證疑慮降低」,最後不得不放人。但這一年到底查到什麼?證據依舊薄弱,一年前非押不可,一年後卻可不押。差別不在法律,而在政治:大罷免大失敗、民氣大轉彎,逼得民進黨不得不鬆手。這更坐實了一件事:這不是司法辦案,而是民進黨的政治辦案。

柯文哲。(圖/資料照)

檢方一年的搜索、延押與高舉的「關鍵一擊」,到頭來沒有端出任何新東西。柯文哲是否清白,仍待法庭論斷;但這次釋放不是證明清白,而是對「長期羈押合理性」的撤回票。更難堪的說,這個「合理性」從頭到尾就是「政治合理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時間點是最諷刺的證明。7月26日、8月23日,大罷免全數大失敗,32案全部沒過關,一巴掌狠狠甩向民進黨的臉。不到兩週,柯文哲、應曉薇雙雙申請具保停押,北院立刻不再強硬,丟出交保裁定。大罷免之前,政治到司法都硬得不得了;大罷免之後,態度瞬間變樣。這種「剛好」根本不是巧合,而是政治算盤翻轉的結果。民進黨近乎靜音,只敢說「尊重司法」,但人民的觀感最真實:政治服軟,司法跟著服軟。這一年牢獄之災,不是法律必然,而是政治算計;這次交保,不是司法開恩,而是民進黨那隻無形的手退場了。

民進黨整整一年把延押包裝成司法正義,如今因為戰線收尾,就瞬間改口。這一年民進黨輸掉的不只是罷免,而是人民對司法信任的最後一塊磚。延押不是正義,而是算計;羈押不是必然,而是操作。這才是這場鬧劇最骯髒的本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7000萬交保不是終點,反而是另一場煎熬。對一個醫師家庭來說,這不是隨手可得的數字。柯文哲透過律師說要「再行深思」,黃國昌也承認籌款困難。這是真實的生活抉擇:若交保,為了自由得讓家中生活陷入拮据,甚至欠下人情與債務;若不交保,就得承受高牆孤寂與不確定。民進黨設計的,不只是司法枷鎖,而是一場把人拖進兩難的消耗戰。

倘若柯文哲經過一個周末的深思,最後決定交保,民眾黨故事的新篇章也才正要展開。有人擔心「兩個太陽」,但短期內這不是問題。柯文哲必須先專注官司與家庭,黨務仍落在黃國昌身上。真正的變數是「兩年條款」。上月黨代表大會決定維持不分區兩年換血,黃國昌已經表態「任何變動由柯文哲決定」。這顆球遲早要回到柯手上,他怎麼處理,將直接牽動民眾黨未來的權力結構。柯是選擇尊重現制還是推翻?這顆燙手山芋還是要靠柯文哲來解。

回到根本,這一年柯文哲被民進黨的司法機器關進牢籠,又被放出來,不是因為法律需要,而是因為政治需要。不是司法突然開恩,而是民進黨大敗後不得不調整。司法成了政治的附庸,這才是這場荒謬大戲的真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