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Grace 王瑞德 陳柏惟 林延鳳【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911

「夜尿、尿急又怕影響性能力?」男性必知攝護腺治療指南

發布時間:2025/9/10 11:25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才40多歲,半夜總被尿意吵醒,白天開會、開車也得不停找廁所,連長途旅行都不敢?小心,這可能是「攝護腺」在悄悄提醒你!

專訪國內泌尿科權威、現任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黃志賢教授,他分享男性朋友最常遇到的攝護腺肥大(BPH)問題,幫助大家了解早期就醫的重要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Q1:攝護腺肥大(BPH)是什麼?只有年長男性才會嗎?

攝護腺位於膀胱出口,包住尿道,是泌尿與生殖系統的重要器官。隨著年紀增長,雄性荷爾蒙會讓攝護腺細胞代謝失衡,進而變大。黃志賢教授指出,近年來,攝護腺肥大有年輕化趨勢,有些男性從35歲就開始變化,只是初期症狀不明顯。

Q2:有哪些症狀?會造成哪些生活困擾?

平常可以透過「跑廁所的頻率」來觀察自己。攝護腺變大壓迫尿道,尿流變細、變慢,常覺得尿不乾淨,還會頻尿、急尿,常常想跑廁所時就該留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常見困擾

  • 每隔 1–2 小時就想上廁所
  • 一餐飯需上廁所兩次
  • 晚上需起床兩次以上
  • 急尿來不及跑廁所,甚至尿褲子
  • 出遠門或搭遊覽車旅行不便
  • 開始有使用尿布的需求
  • 尿不出來需要導尿管
  • 長期殘尿可能導致膀胱結石、鼠蹊部疝氣等併發症

若這些情況影響生活或睡眠,建議及早就醫。

Q3:攝護腺肥大可以自我評估嗎?

可以透過國際攝護腺症狀評分表(IPSS)了解症狀嚴重度:

總分判斷

  • 0–7 分:輕度
  • 8–19 分:中度
  • 20–35 分:重度

若總分超過 8 分或影響生活品質,建議盡快就醫,由醫師進一步評估。

Q4:攝護腺肥大引起攝護腺癌?初期有明顯徵兆嗎?

攝護腺肥大與攝護腺癌沒有直接關聯,但兩者可能同時存在,症狀也容易混淆。不少男性以為只是「尿不順」,誤以為是老化現象,卻忽略潛在癌症風險。

常見迷思

根據統計,攝護腺癌已躍升台灣男性第三大癌症,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發現時已屬晚期,影響治療效果。目前健保尚未將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血液檢查納入常規篩檢,但醫界建議男性應定期檢查,以提高早期發現率並延長生命,同時也倡議早期發現策略,將攝護腺癌納入「第六癌」篩檢,共同守護國人健康。

鼓勵健檢時程

  • 有家族病史:45 歲開始 PSA 檢查
  • 一般男性:50 歲以上每兩年一次
  • 60 歲以上:建議每年一次

Q5:治療會不會影響性功能?

現今治療方式趨於多元,也有部分治療在臨床上觀察到副作用較過去少,患者可在改善症狀的同時兼顧性生活品質。黃志賢教授分享,部分健保藥物(如甲型阻斷劑、5α還原酶抑制劑),可能會影響勃起功能變差或逆行性射精,讓一些年輕患者有所顧慮。如果對藥物選擇有疑慮或是追求一定的生活品質,建議於問診時即可與醫師進行討論,依據症狀不同,醫師會安排個人化藥物治療。

Q6:聽說現在有「複方藥」?那是什麼意思?

黃志賢教授指出,國際治療趨勢已從單純改善排尿,發展到兼顧性功能。依據 EAU(歐洲泌尿科醫學會)指引,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治療應同時考量排尿功能與性功能。「複方藥」即是在此概念下誕生的組合療法。將作用機轉不同的藥物合併使用,讓患者在改善排尿症狀的同時,也能兼顧性功能品質。

常見組合療法

• PDE5抑制劑+5α還原酶抑制劑:已列入最新治療指引,可同時改善排尿與性功能,臨床上主要針對排尿症狀與性功能問題的患者,屬於自費治療選項,是否合適仍需醫師評估。

• 甲型阻斷劑+5α還原酶抑制劑:適合攝護腺體積大、症狀明顯且對性生活需求較低的患者,已納入健保給付。

是否採單一或合併用藥,臨床上會視病況而定。選擇時需同時考量年齡、身體狀況、性功能需求與經濟負擔,並在醫師專業評估後再決定。

攝護腺健檢 別忽略日常檢查

黃志賢教授提醒,攝護腺健康對男性至關重要。男性朋友可先透過日常頻尿狀況或IPSS量表自我評估,如果總分超過 8 分或影響生活作息,就應盡快到泌尿科就醫,讓醫師進一步檢查與評估治療。

PSA 血液檢查是常見的攝護腺癌檢測方式,醫師提醒男性可定期檢查,透過早期發現與治療,維護攝護腺健康。

資料來源:

  • EAU Guidelines on Male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2024),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 
  • EAU-EANM-ESTRO-ESUR-ISUP-SIOG Guidelines on Prostate Cancer.
  • A call to action: Integrating PSA screening into Taiwan's 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strategy.
  • 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

【延伸閱讀】

甜食、澱粉上癮?中國醫談:中樞型減重藥物如何應對「食物噪音」

【減重專輯】到處都是減肥陷阱! 甜點、米飯控如何與頑固脂肪分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20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