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當政策審查淪為空文 誰在傷害政府治理?

發布時間:2025/9/12 15:56

文/王定邦(公共行政研究所在職研究生)

國民健康署完成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依法且合法上市就進入最後一個階段,這本是彰顯政府部門秉持「科學證據」與「依法行政」;遺憾的是,部分反菸團體持續透過輿論與政治壓力,試圖翻轉已經合法完成的審查,打著公共健康的旗號,實際卻是在耗損政府治理的效能與公信力。

國民健康署日前已完成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依法准予上市,原本應是體現政府部門秉持「科學證據」與「依法行政」的案例。有學者投書媒體指稱是,部分反菸團體持續透過輿論與政治壓力,試圖翻轉已經合法完成的審查。打著公共健康的旗號,實際上卻在耗損政府治理的效能與公信力。 圖片來源:資料畫面
國民健康署日前已完成加熱菸的健康風險評估,依法准予上市,原本應是體現政府部門秉持「科學證據」與「依法行政」的案例。有學者投書媒體指稱是,部分反菸團體持續透過輿論與政治壓力,試圖翻轉已經合法完成的審查。打著公共健康的旗號,實際上卻在耗損政府治理的效能與公信力。(圖/資料畫面)

健康風險評估制度的設立,本意是讓政策建立在科學證據基礎上,透過專業審查程序,讓社會相信決策的中立與公正;如今評估審查完成,卻仍有人持續質疑挑戰,讓整個制度淪為空轉。當專業結論無法被尊重,制度設計與政策執行出現嚴重落差,最終受害的是政府整體治理能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治理效能不能被杯葛拖垮
一個有效的政府治理,必須決策明確、執行迅速、責任清楚。若已經依據法律授權執行的加熱菸審查,因為社會壓力反覆拉扯而遲滯,政府陷入決策拖延;不僅漠視已經三讀通過的菸害防制法的立法意旨,也會讓其他公共政策受到波及。社會大眾將質疑:政府做出的決策,是否隨時都可能被否決?

更嚴重的是,當合法產品因杯葛而遭遇阻礙,反而讓黑市有機可乘。這不僅無助於菸害防制,還會讓治理的目標與效果背道而馳。
在政策執行過程,政府理應透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向社會說明決策依據與審查過程,讓公民理解制度運作的正當性。然而,當反菸團體刻意操作輿論、抹煞專業審查成果,外界會困惑既然審查制度存在,它的結論為何不被尊重?若這樣的氛圍持續,政府的問責性與透明度將被誤解毫無法理原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治理公信力比任何立場更重要
公共行政的核心,在於調和不同利益之間的衝突。反菸團體有其立場,產業與消費者也有其需求。政府的角色是透過制度平衡各方利益,而不是單方面壓制或無限拖延。加熱菸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就是依法依程序做出的平衡結果。若制度結果被無視,政府的治理就會陷入「只會拖,不敢做」的窘境。

公共政策不是誰聲音大、誰動員強就能翻轉,否則整個治理體系將崩解。加熱菸已經依法通過審查,這是制度與專業的成果。若反菸團體持續操作,最終受損的不是某個產品或某個產業,而是政府依法行政的權威、政策治理的效能,以及整體社會的信任。

因此,支持政府依法落實決策,就是支持制度、支持法治,也是支持一個能夠有效治理的國家。唯有如此,政府才能在面對各種利益拉扯時,展現穩健、透明而負責的治理姿態。
 

◎《FTNN新聞網》關心您:吸菸有害健康!戒菸專線:0800-63636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