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綠營砲火成連任戰鬥的演習!從光復節到圓環 蔣萬安在圍攻中蛻變

發布時間:2025/9/21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不到一年時間,蔣萬安好像長大了。不只蔣萬安,還包含蔣市府的發言與幕僚團隊。這樣的成長,從大罷免系列戰鬥,到近期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針對不同議題的猛攻,包含光復節、公館圓環,蔣萬安從以往給人一種過於溫和、如同馬英九那種「溫良恭儉讓」的首都市長印象,但綠營的密集攻擊,反而逼著他成長,距離2026大選越來越近,如此一番的攻防,反而可看作是民進黨送上一份提前操兵演習的大禮。

蔣萬安。(圖/資料照)

大罷免結束之後,台北市政議題逐步成為綠營攻防焦點,例如台北市政府稱要試辦「智能機器狗」巡視人行道,但因為主責副市長是願意「承擔」新北市長選戰的李四川,因而成為綠營議員開攻的焦點。隨後到近期,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拋出不同議題,從市政議題的公館圓環,到身為蔣家後代無可避免的「台灣光復」議題,蔣萬安與其市府,必然也需要有所應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市政議題的公館圓環議題,這是一個難解的議題,是安全與省時的取捨,7年事故第1名的黑名,讓市府決定拆掉公館圓環、填平地下道,這訴求是安全,而反對者批評程序不足、大眾運輸交通時間被犧牲等,更甚者,在施工過程塞爆的交通,成為蔣萬安必須面對的批判,但蔣萬安沒有閃,選擇正面承擔,直言「該做的就要做,對的事要堅持。」這是高風險的賭注:成效若好,就是改革魄力;成效若壞,那句「堅持」就會變成固執,最後的結果會如何,要施工完畢、甚至實行一陣子後才會有解,但蔣萬安這次勇敢承擔,就是一種成長。

而「光復節」則凸顯蔣萬安語言強悍的改變。蔣萬安以一句「沒有光復,賴總統是哪一國總統?」回擊。這不是嚴謹史觀,但夠直白,能成為標題。相比以往的平鋪直敘,這樣的語言至少讓支持者有話可傳,讓對手必須回應。政治語言不在於完美,而在於能否搶下敘事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蔣萬安轉成戰鬥模式的改變,或許能追溯到更久之前。今年上半年起,台北市逐步啟用許多媒體人,以及更多年輕幕僚。市府發言體系在3月改組後,更加年輕化,發言人與副發言人幾乎都是8年級,還有媒體出身的人加入。這支團隊專職接球、反擊,讓蔣萬安能專注幾句定調口號,剩下細節就交給發言團隊,例如近期的爭議事件,蔣萬安不可能實時回覆,但發言團隊反擊速度,相較以往是更快、更準,這種分工,讓市府攻防速度大幅提升,也減少輿論單面延燒的機會。

蔣萬安原先給人感覺「無力、無感」,但民進黨從中央到地方的接連拋球,結果卻逼著蔣萬安學會應戰。今天的蔣萬安,至少已能用幾句話定義議題,不再是溫和、被動挨打的「國民黨少主」。

但這不是終點。圓環拆完後,事故數據會說話,光復節這類史觀戰也不會停,該面對的,蔣萬安仍還要繼續面對,此外,隨著選戰逐步逼近,蔣萬安與蔣市府要面對來自各方的議題攻防只會越來越多,但總結一句,綠營的圍攻,反讓人看到蔣萬安與團隊的成長,這一場場火線操兵,或許正是蔣萬安連任戰鬥前的預演。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