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陳柏惟 周偉航 王瑞德【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922

台灣不容錯過「AI無人載具」浪潮! 工研院院士籲三路並進:建立國家級計畫

發布時間:2025/9/22 15:55

記者王稚婷/綜合報導

工研院今(22)天指出,今年以「布局台灣AI無人載具生態系」為主題的院士會議,院士們一致認為,AI無人載具是台灣應發揮既有優勢、不可錯過的產業浪潮。會議強調,唯有透過聚焦關鍵領域與技術、建立國家級計畫藍圖,以及發展基礎建設,台灣才能在這場國際競爭中卡位。

工研院今指出今年台灣AI無人載具院士會議,院士一致認為台灣不容錯過「AI無人載具」浪潮(圖/工業技術研究院官網)
工研院今指出今年台灣AI無人載具院士會議,院士一致認為台灣不容錯過「AI無人載具」浪潮。(圖/工業技術研究院官網)

工研院院士會議於15日登場,由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擔任主席,與會者包括台積電前董事長劉德音、緯創董事長林憲銘、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人。會中院士指出,台灣長期以來擅長系統整合與場域應用,若能由工研院主導,先針對全球市場進行調查,鎖定無人機、服務型機器人與水下載具等具潛力的領域,並延伸至智慧製造、醫療照護與巡檢產業,就能在國內率先推動並加速全球商業化應用。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院士們強調,AI無人載具的發展需要國家級計畫的支撐,建議規劃一個跨部會、為期十年的長期藍圖,從短、中、長期逐步推動,並制定AI及通訊等國家級標準。未來不僅要將AI代理人導入各種場域,優化農場、醫院與工廠的運作效率,更要利用台灣在供應鏈上的優勢,擴展至系統整合與規格制定。若能藉由主權基金,以創投概念投資或併購國外具規格制定能力的公司,將能讓台灣在全球生態中取得更大話語權。

在基礎建設方面,院士提醒,發展AI無人載具必須同時解決算力與能源韌性問題。台灣應檢視再生能源政策,並透過智慧微電網與感測器的應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AI也能加速新材料的研發,結合材料科學將成為未來無人載具市場勝出的關鍵。同時,推動產業化過程中,需要培育多元化人才,加強全齡教育與訓練,並透過AI提升技術人力的效率與能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應用面上,院士認為醫療產業是台灣極具潛力的切入點。龐大的市場需求可望推動AI無人載具的導入,而國內新創則需天使資金與資本市場的鼓勵機制支持。若能在工研院的牽引下,形成完整生態鏈,AI無人載具將成為台灣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動能。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