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王淺秋 謝寒冰 邱毅 葉元之【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24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兩岸對峙,你擔心戰爭嗎?

發布時間:2025/9/24 15:00

文/鄭自隆(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退休教授)

兩岸軍事對峙,官方不相往來,你擔心擦槍走火帶來戰爭嗎?聯合報《2025兩岸關係年度調查》,顯示政府當前的兩岸作為,和民眾的期待有顯著差距,民眾希望台灣和美中等距交往,但目前政府作為卻向美國傾斜,且因兩岸對峙,帶來戰爭的恐懼。

總統賴清德8月28日錄製莒光園地「與官兵有約」節目。(圖/總統府提供)

調查有高達63%民眾不滿意總統兩岸政策的表現,去年的調查民眾兩岸關係表現評價分歧,44%滿意,43%不滿意,已到臨界點;到今年調查則呈現雪崩,轉為負面評價,不滿意率攀升到63%,增加20%,正評降至26%,流失了18%。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民眾不滿意的原因當然很多,對總統的兩岸論述同樣有63%的民眾認為有負面影響,針對赴陸藝人與陸配的要求,也有61%民眾認為負面影響居多,而且高達88%的民眾認為兩岸需要溝通管道,但當前唯一正式溝通管道的台北與上海〈雙城論壇〉,就在本周四出發前夕喊卡,儘管陸委會說「有點意外,也有點遺憾」,而台北市政府則說「審查進度沒有想像中順利」,只好「急事緩辦」,雙方說詞不清不楚,不曉得卡在哪裡,但中斷絕不會是好事。

民眾也期待台灣和美、中等距交往,調查顯示66%民眾主張台灣不應向美國或大陸任一方傾斜,希望傾斜一邊明顯很少,希望向美國傾斜的有18%,傾斜中國的有12%,但目前政府政策顯然不是這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滿意過於傾斜美國的原因,9月調查期間,川普以關稅逼迫全世界低頭,連台灣一向唯唯諾諾,要五毛給一塊的低姿態都要不到便宜,惹怒了台灣人,所以希望台灣和美中等距交往,這是研究方法學的「特殊事件」效應history effect,「特殊事件」是調查期間因重大事情發生而影響調查結果,通常是短時間現象,不過川普還要幹3年總統,其不可測的人格特質,「特殊事件」可會變成常態,也就是台灣民眾會因此形塑「疑美」氛圍,一旦「疑美」就會拉抬「友中」,政府要我們「不疑美」,難矣。

民眾也戰爭恐懼,有45%民眾認為大陸武力犯台的風險較去年升高,較去年增加4%,覺得風險降低者才4%,認為風險和去年差不多的由50%降為46%;但儘管認為戰爭風險增加,但主張支持國防經費增加,從去年69%降到44%,不支持的由25%攀升到46%,這個數據詮釋空間很大,是民眾認為兩岸武力懸殊,買再多武器也沒有用?還是期待政府和北京改善關係,不要花冤枉錢買武器?還是今年漢光演習,變成城鎮巷戰,讓戰火波及家園,而徹底厭惡戰爭?

調查還發現,如果兩岸發生軍事衝突,民眾對美國協防可能性看法出現逆轉,去年有49%相信美方會派兵協防,高於覺得不會者的42%,今年則是49%認為美方不會協防,相信美國會派兵的比率降為41%;更弔詭是「我國應付美國保護費嗎」,同意的只有22%,不同意的高達71%,台灣人還在期待吃免費的午餐,川普在全世界都要各國負擔駐軍軍費,甚至要韓國割地,把駐地所有權交給美國,台灣人不看正統的電視、報紙、網路新聞,只看社群媒體的垃圾視頻,終於變成井蛙,不曉得外面世界的劇變。

調查還有一題和國防有關,但民眾亂填亂答,民眾對於賴總統配合美國要求擬將國防經費提高到GDP之5%時,有44%支持,46%不支持,10%無意見;同意的44%民眾顯然不瞭解GDP 5%所產生的排擠效應,政府解決不了的事就玩「撒幣」,美國關稅壁壘受傷的廠商,撒幣;鼓勵生孩子,撒幣;風災水災,撒幣;缺雞蛋,撒幣;當把錢去買地雷飛彈時,這些台灣人習慣的福利也會一一消失。

雖然恐懼戰爭,卻還是有一些人願意去中國定居、就業、就學,顯然對政府將對岸定位為「境外敵對勢力」的說詞,就是不買單。

民眾西進就業意願2018年攀升至43%的高點後,隨著Covid疫情和大陸經濟低迷急轉直下,2020至2022年有意願者都低於三成,2023、2024年調查回升至三成左右,今年則增加到34%;願意到大陸創業的人,也隨著外在條件起伏,至今年調查為25%;而在學學生中,近三年願意前往大陸就業的比率逐年下滑,由2023年的46%、2024年的36%,降至今年的18%,大陸經濟低迷,自己的大學畢業生都消化不了,跑去做外賣,台灣學生去了也找不到工作。

但願意讓子女到大陸念書的人前五年都維持在28-30%間,今年調查略增為32%;此外有12%民眾願意搬到大陸定居,較去年增加3%,是近7年的新高。

願意到大陸就業、創業的考量,似乎與政治無關,而是取決於「人民幣」,有錢賺,政府要擋也擋不住,民眾的腳是跟著人民幣跑的;到大陸就學,可能涉及長遠的生涯規劃,認為中國有潛力,所以不受短期兩岸政治關係變動的影響;至於「定居」數據的提升,印證《零日攻擊》的預言,第6集〈金紙〉和第8集〈反分裂家庭〉都描述在台台商面對戰爭,居然是買機票想溜之大吉;台灣人害怕戰爭,所以跑到「敵對」國家躲避戰禍,這個現象夠荒唐吧,但政府真的得深思,這是民眾潛在心理,連官方鉅額補助的《零日攻擊》都這樣說,是會摧毀政府所說的「社會韌性」。

當實力懸殊時,以戰不能止戰,只會生靈塗炭,綠委鍾佳濱說,沒人想開戰,更怕成為下個烏克蘭,只要中國降低武力恫嚇,台灣樂於和平交流,兩岸人民有許多共通的文化和情感,大家可以兄弟相稱,但是不要惡鄰相向;講得好,那就請好好監督相關單位,不要沒事口出惡言、處處設限,如此只會讓敵意螺旋不斷攀升。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