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9/28 07:20
圖文/鏡週刊
面對衝突時,陳舜任以往也偶爾會暫停手邊事、為護理人員挺身而出,但後來為了看診順暢,大家都選擇冷處理、退讓,與「不知為何」的道歉。他苦嘆:「兒童急診室每一班配3至4位護理師,一個在檢傷、一個在流動、一個在顧後面的觀察室。只要有家長抱怨檢驗報告等太久、燒怎麼還沒退…,一個護理師去解釋10分鐘、20分鐘,我就少了這個人力。」「所以每次要上班,都要鼓足勇氣、吃飽飯睡飽覺了再去。」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也曾因家長誤解病情處理不當,在網路以及醫院專線上遭到鋪天蓋地的謾罵毀謗。雖然事後證實他診斷無誤,小孩也平安,但他情緒難平,「我大概有一個月都睡不好。」
這是離職主因嗎?陳舜任解釋,離職是許多因素累積的結果,「就像是天秤,有時就只是輕微差距,天秤就倒向另一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回到基層醫療的陳舜任,偶爾還是會夢見在兒童急診裡穿梭。但他終於成為家中「穩定」的一分子,太太不必再猜身邊的人是剛回來或該起床,小孩也不用像以前一樣,一律預設爸爸不在家以免期待落空。就連最務實的診所薪水,其實跟課稅後的醫院薪資幾乎沒有差別,「疲勞和負面情緒消散,我的幸福感,才慢慢累積上來。」
看著急診在健保環境下長歪掉,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
不時描繪急診荒謬日常的「急診醫師碎碎念」板主柯世祐,從雙和醫院創院時就加入,十八年來看著急診科「成年」,也看著它在台灣的健保環境下長歪掉。
「我們每次都在比誰的急診掛號最『譀』(hàm,誇張),有摳痘痘流血的、有大年初二半夜三點來點痣的,他說因為他只有過年有空。」
病人有就醫的權利,所以輕症不能擋,但急重症又很廉價。柯世祐舉例:今年健保給付調漲後,醫生幫病人CPR 30分鐘,醫院可以向健保署申報的點數是1,000點,1點1元,「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還便宜。」「而且還要打8折。」為什麼要打折?「健保錢不夠啊,它不是一比一給你。」
許多醫院的急診科醫師都是零底薪,隨著年紀,能負荷的班減少,薪水不升反降;也很難像其他科的醫師做研究拿經費,因為下班後心力耗竭,只能調時差。在許多人眼中,急診科醫師是最低階的醫師。
柯世祐自我調侃:「我都升主治醫師十幾年了,我親戚還在問我什麼時候去專科?他們不知道急診就是專科,更何況一般民眾,他們會覺得急診都是實習醫師、最菜的才來這裡。」
名利都不如其他科別,那急診醫師要怎麼鼓勵自己?「把病人救起來的時候,我們就會自嗨!」這開心可以撐多久?「撐到救活下一個。」
Covid-19期間,雙和急診醫護全力燃燒,最高一天篩了1,800人,那時候有人離職嗎?柯世祐說:「沒有啊,因為我們覺得國家有難。」「我們還去桃園中正機場篩檢(入境旅客),其實我們也是很怕,可是還是要去啊!」
既然當時都熬過了,這次醫護為何會吃了秤砣鐵了心大批出走?
柯世祐坦承他也快撐不住了,最主要是無止盡的滿床,「我們以前沒有什麼待床病人,到後來,前幾個月最旺的時候,滿到病人沒辦法推出診間照X光。」
但他明白,這不光是醫院層級就能處理的,主要還是政策。「30年前,一碗牛肉麵不到100塊,現在要200多,『那你的健保費有漲好幾倍嗎?』醫療人員的付出和風險跟他的所得不對稱的時候,大家就會想走。現在有那麼多工作可以選擇,我們護理師有的出去帶貨、有的做保險、有的霧眉美甲,薪水不會比護理師少。」
離職的人越多、留下的人越累,擋不住,只能拜託不要一次走太多
柯世祐描述,現在病房的護理師跟急診科醫師一樣,已經進入惡性循環,離職的人越多、留下的人越累,「現在就是靠阿長(護理長)用人情拜託。」拜託不要走?「拜託不要一次走太多。」「擋不住。」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陳亮甫,同時也是萬芳醫院急診科的主治醫師,他指出差異:「以前早上認為需要住院的病人,下午就上得去;現在我放個3天的假,3天後回來病人還在,等住院等5天也是非常常見。」
單單9月,萬芳醫院急診科就有3位醫師離職,我們問他,如果病房開得出來,急診醫護的離職潮會改變很多嗎?
陳亮甫說:「絕對會。因為這是最大的loading(負荷)。」若問題有解,他認為現階段上班甚至可算是開心的。
「因為現在這個時機點,你的能力、處理病人的手感跟熟練度已經到比較好的狀態了,上班也不會緊張,不用像之前提心吊膽,擔心今天遇到病人不會處理怎麼辦;比較看得懂病人在幹嘛和疾病的過程。雖然不敢說百發百中,但如果我處理不來,眼下大概也沒什麼人能處理他的問題了。」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侯甚光則以「心累」,描述急診科醫師的長年精神壓力。他還記得擔任住院醫師的第四年,「當時恐怖分子會寄有炭疽病毒的信件,到處寄,有個阿北收到陌生國際郵件,打開,後來覺得大腿很癢,而且整個人不舒服。我幫他檢查,也做了心電圖,都沒問題,就讓他回家,結果不到20分鐘他就被119送回急診室。」
原來,病患沒有感染炭疽病毒,是心肌梗塞。「我事後回想,他提到炭疽病毒,但也有說全身不舒服,我卻覺得他不舒服是因為太緊張,沒有更仔細找原因。幸好後來處理好了,沒事,但我好幾天睡不著,只要在宿舍聽到救護車聲音,就開始想是不是我今天看診的病人被送回來?我看診後放回家的那些病人,會不會有哪些是我漏掉了什麼?」
農損逾3.3億!花蓮災情占99%成最大災區 屏東第二名佔1%
「麒麟臂」合力救災!高國輝、羅國華返鄉花蓮家園清理 喊話:希望家鄉早點走出來
配息調升刷新高!高息ETF「年化配息率逾6%」周三最後買進日 4檔ETF本周除息一表看
勝負已分?《美麗島》民調藍支持者最挺郝龍斌「可增加社會對國民黨支持」
高雄愛河一早見浮屍!五福橋晨跑民眾嚇壞 警打撈釐清身分
救災廚餘一大桶!村裡70名老人卻啃饅頭3天...鄰長心痛求助:大家都在餓肚子
旗山父女血案!雙雙倒臥車內身中刀傷 公司負責人重傷女兒身亡
鏟子超人看過來!行政院提醒「救災4部曲」:謝謝關心花蓮的大家
信義區買房掏空積蓄「無錢裝潢」 網羨:信義區勝過一切裝潢…
普發現金1萬元要來了!「99.4%民眾一定會領」三大超務實用途曝光
國際銅價飆高!這檔受惠連拉2根漲停...噴4萬張登量價雙增王 華新科「獲利狂增25倍」入榜
掩蓋屍臭?大甲21歲女枯瘦脫皮死房中!鄰居驚悚曝「屎尿味→樟腦味」
不要靠近河岸!馬太鞍溪恐「形成第二個堰塞湖」 V形缺口持續下切...專家憂潰壩
今年已生成20個颱風!中秋節又要迎雙颱?專家:醞釀發展中
越漲越買!自營商砸62億加碼台積電 再捧10億力挺鴻海、東元AI結盟
印度造勢大會爆踩踏「36死58傷」死者含8名孩童...總理莫迪哀悼
頭家開講/逆旅拓荒者 富野集團董事長 劉清郎
身價2.9兆!全球第20大富豪竟是「台灣女婿」 自豪師大校友
醫學系退燒?「一科系」成出路廣新金飯碗 入行月薪6.3萬輾壓全台
深度報導/熱血是怎麼冷卻的 急診體制病危下的醫師出走潮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