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柳采葳 張斯綱【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930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讓光復成為動詞5/我沒救人 是龍眼樹救的

發布時間:2025/9/30 13:35

王先生背後的棧板,讓很多人能爬到屋頂,得以生還。
王先生背後的棧板,讓很多人能爬到屋頂,得以生還。

圖文/鏡週刊

「9月25日,淹水後第2次回家,別人跟我說,我才知道我家屋頂救了十幾個人。」王先生住在中正路一段,靠近光復鄉三角公園。9月23日下午3點多,水沿著筆直的中正路、林森路沖下,在他家附近匯集,再往下便是災情最慘的佛祖街。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檔案

王先生:70歲 已退休 花蓮光復鄉

那時他人在豐濱的工寮。「本來以為豐濱才危險,跑去顧那邊,結果隔天人家才跟我說光復的家淹了。」9月24日,他開車回光復,只敢把車停在遠遠的富田橋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救人」,完全是陰錯陽差。「我家的老龍眼樹60多歲,每年都會結果。9月15日我拿棧板爬上屋頂採龍眼,因為隔天要去台北看醫生,就沒收。結果大水來時,開車的人、住在農會後面一樓房子的人要逃難,看到棧板,就爬到我家屋頂。」王先生指著前面那塊棧板說。至於後面另一塊棧板,「是屋頂上的人放下去,救一個被淹到只剩下頭的人。」

這個神奇的巧合,還可以追溯更早。2011年,他從臺灣菸酒公司手中標下這房子,2013年退休後從台北搬來。「這裡獨院獨戶,還有老樹。如果要住那種擠在一起的房子,住台北就好。」沒想到14年後,這片他看中的院子和龍眼樹,救了十幾條命。

雖然如此,王先生和太太都淡淡地說:「意外啦,我們沒有救人,是龍眼樹救的。」2人剛好在豐濱,平安也是「上帝保佑」。太太一開始並不想受訪,說都退休了還遇到這種事,被人認出來會丟臉。但我們說,救了那麼多人,才是真正的功德。好啦,不具名。要是認出來,也是有緣。


更多鏡週刊報導
深度報導/讓光復成為動詞
讓光復成為動詞6/撤離通知只有國語和英語 原住民老人聽不懂
讓光復成為動詞1/部落青年自救 我們知道哪裡有獨居的阿公、阿嬤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