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捷運搶位一腳踹飛老婦!「這樣的優先席」不如取消吧

發布時間:2025/10/4 07:00

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 

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所有問題解決了嗎?台北捷運最近爆發一名老婦人,和自台大畢業2年的年輕人爭搶優先席,最後年輕人一腳把老婦踹飛到對面的座位上「安座」,消息傳出後,網路意外出現「一片叫好聲」,「被逼讓位」長期有怨氣的,和「應讓老人」兩派看法分歧,顯示台灣的優先席大戰,已劍拔弩張。

捷運搶位一腳踹飛老婦!「這樣的優先席」不如取消吧。(圖/取自YT)
捷運搶位一腳踹飛老婦!「這樣的優先席」不如取消吧。(圖/取自YT)

優先席(Priority seats)從何而來?最早是來自北歐無障礙環境設施的一部份,希望身心障礙者,能像一般人正常上下公車、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很明顯的,最初的設計是為了身障者。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傳到台灣後,屢傳搶位糾紛。衛福部在今年5月修法,把爭議不斷的「博愛座」,名稱改為「優先席」,同時修正適用對象,刪除傳統規定「老弱婦孺」,改成「其他有實際需求者」都可優先乘坐。但橘逾淮為枳,一樣的優先席,移植到台灣後,誰該坐、誰不該坐,不同人有不同的想像,最後引發爭執,有人被掌摑,有人被罵、有人被踹飛。

優先席5種適用身分:老人、孕婦、傷者、抱小孩者、身體不適者。(圖/交通部)
優先席5種適用身分:老人、孕婦、傷者、抱小孩者、身體不適者。(圖/交通部)

到底國外是怎麼處理的呢?美國各州規定不同,但基本上,美國的公車有專屬身障座位,若座位已滿,司機還會提醒乘客必須讓座給身障者。長者、孕婦,在美國不見得一定有特殊座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法國對於優先席有明確的優先排序。根據巴黎地鐵優先席的入座排序,依序為:退伍或傷殘軍人、視障者、身心障礙者、站立困難的民眾、孕婦、4歲以下幼童、身體不適者、持有站立困難卡者、75歲以上長者。

澳洲各州規定不同,但是維多利亞州的公共運輸系統橘色優先席,貼有明顯的標誌提醒乘客,若乘客不讓座將被罰款。

日本的電車優先席,有的會貼出明顯告示,要求坐在優先席或站在周邊的人嚴禁使用手機,讓坐在優先席的民眾好好休養。若台灣比照,可能很多人不想去搶坐優先席。

韓國則透過限制身分作法,只有符合該身分者才能坐,分成「交通弱者席」、「輪椅席」、「孕婦席」不同的座位,一般人無法去坐。

德國的優先席,Behindertensitzplatz 照字面翻譯是「身障者座位」,圖樣告示是一張「空心十字」。德國慕尼黑捷運局的優先席還禮讓長者和孕婦。

從國外做法來看,各國優先席雖然禮遇對象不盡相同,但定義清楚,甚至有排序、罰則。一旦有人出現搶位爭議,根據身分認定、排序、罰款規定,很快就能釐清。

其實在台灣,也有類似做法,只是沒套用在優先席,而是車位。「母嬰車位」是專供孕婦或育有6歲以下兒童專用的停車位,如果民眾未出示證件占用,依據《停車場法》可罰600元至1200元罰鍰。如果民眾占用殘障車位,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同樣罰600至1200元。

問題來了,台灣的博愛座只是改名「優先席」,問題一樣沒解決。撇開這位前科累累、又愛動手挑釁的阿嬤不說,既然現場還有其它座位空著,為何這名身手矯健的台大畢業生,可以理直氣壯占著優先席不讓座?

衛福部改名為優先席,看來無法改變「誰可以優先坐下」的事實。如果政府和管理單位對優先席無法有效管理和分配,不如取消設置這些特殊席位。因為這些位子,對誰都沒有優先權,也沒有罰則,不是嗎?

雖然捷運公司指出,優先席無法取消,這是依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第53條第3項規定,勒令大眾運輸工具應設置身心障礙者優先席,且比率不低於總座位數15%,否則公司會被罰。但「踹飛」事件發生後,有人幫年輕人說話,有人說怎麼可以踢老人?正反意見兩極,顯示博愛座改名為優先席,爭議依然無解,持續造成社會衝突對立。台灣的車位都能解決,但人坐的「優先席」,難道真的無解嗎?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