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5 20:00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大腦的主要工作是帶給我們安全感,就這麼簡單。這個原始的求生本能自古便已存在,至少有幾十萬年歷史。它專注於人類的基本生存,比如避免受傷、維持溫飽與繁衍後代,並負責在我們感到不安全時進入備戰模式。當大腦感受到威脅時,神經系統會出現四種反應:戰、逃、僵和討好。
而「討好反應」是最少被討論,卻也最常見的創傷反應。「討好反應」是近十年才出現的詞彙,最初是由心理治療師佩特.沃克於二○一三年出版的《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中所提出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討好」是什麼呢?它是指變得對威脅來說更有吸引力、被威脅所喜歡、讓威脅滿意、對威脅表示贊同或提供協助……如此一來,就能讓自己感到安全。在社會中,這種反應往往遭到忽略,因為它經常受到讚賞。我們因討好他人而獲得升遷;我們因忽視自己的需求而得到「無私」的讚美;當我們放棄自己的需求、提前察覺他人的渴望時,往往能獲得肯定。對許多人──尤其是女性來說,討好是我們從小就開始學習,並被整個社會不斷強化的;我們自幼便被灌輸「人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取悅、安撫他人,並為他人的舒適犧牲自己的需求」。討好,是一種求生工具,是一種讓人即使身在被剝奪了權力的社會中,仍能下意識覺得自己還握有一點掌控權的方式。
這四種反應並不是固定的特質,也不是我們的命運。我們可能會在不同的時機採取其中任何一種或所有反應,一切取決於大腦與身體覺得哪一種最有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沃克指出,討好反應是在混亂的家庭環境中發展出來的。當一個孩子發現,「戰鬥」只會讓局勢或施虐的緊張關係升高、「僵住」無法帶來真正的安全感,而「逃跑」也並非總是可行時,「討好」便成為另一種求生策略。孩子「學會透過討好,獲得相對安全的協助者角色」。這些壓力反應本身都是有用、具適應性、且在當時是必要的;但這種反應本該只是短暫啟動,持續個幾分鐘或幾小時,而不是連續數年。然而對許多人來說,長期的討好反應已如同呼吸般自然。
以下是一些成年生活中常見的討好反應。當你閱讀每一項時,不妨停下來問問自己:「我在什麼時候學會這麼做對我有幫助?它曾如何保護我?」
.總是擔心別人怎麼看我、喜不喜歡我、是不是在生我的氣。
.一味付出、不設界線,心中積壓許多怨氣。
.不計代價迴避衝突。
.總是害怕惹上麻煩或被當成「糟糕的人」。
.總是懷疑自己根本是個壞蛋,一直欺騙身邊的人。
.不斷尋求外在的認可與肯定。
.為了他人的好心情與快樂,壓抑自己的需求。
.對他人情緒與氣氛過度敏感、經常保持過度警戒。
.為了試圖讓自己被聽見或獲得理解而不斷解釋一切。
.覺得都是我的錯,只能不停道歉。
.因為不想讓任何人失望,或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喜歡什麼而難以抉擇。
.不信任自己的判斷與決策能力。
.難以辨識自己的需求並表達出來。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配擁有任何成就。
.總覺得自己在「演戲」,拚命想讓別人留下好印象,以證明自己。
.覺得自己在人際關係中就像隻變色龍,不斷改變自己迎合他人。
討好的本質是我們為了避免遭到遺棄或拒絕,並盡量放大愛與安全感所學會的生存方式。諷刺的是,我們雖然下意識不希望被別人拋棄,最後卻選擇拋棄自己。為了滿足討好所需要的極度順從,我們不得不與自己的情緒、感受與需求徹底切斷連結。我們被迫壓抑自己的悲傷、恐懼與憤怒,只為了避免與照顧者產生衝突或引發其負面反應。但正如我們接下來將了解到的,這些情緒、感受與需求並不會就此消失,它們會以自我批評與自我厭惡的形式轉向我們自身。
當我們陷入持續的討好反應時,上述所列舉的諸多行為就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面。生存本能使我們的思考變得非黑即白:為了以防萬一,我最好在每段關係的每分每秒都討好對方。
這並不是說我們永遠不需要討好。面對老是找你麻煩的主管,討好確實有其必要;但面對提供你安全感且理解你的伴侶,它顯然沒那麼需要。當討好成為我們預設的行為模式,當我們就連面對最好的朋友、伴侶,或是那些令我們感到安全,甚至完全不需要討好的人,也開始討好時,正是展開療癒的最佳契機。
本文來源:《你在生我的氣嗎?:真正的內在修復,從不再聚焦他人的反應開始》,究竟出版
【延伸閱讀】
加薩停火生效!以色列宣布「已全面擊敗哈瑪斯」 交換人質、撤軍細節一次看
雙十國慶誰會成大富豪?大樂透頭獎上看2.4億!中獎號碼一次看
用2隻iphone拍電影?《左撇子女孩》高雄電影節登場!蔡淑臻夜市賣麵成功隱身 導演:只有「他」被認出來
中國恐遭全面斷貨!美參院9000億AI晶片法過關 要輝達、超微「優先供貨給美企」
川普沒得諾貝爾和平獎!白宮痛批委員會:將政治置於和平之上
北士科這塊地,憑什麼一定只能給輝達?
報名義廚團再赴花蓮送暖!安迪愛女狂包6500個便當「雙手起水泡」:不行動可能會留下遺憾
恐淪壁紙?0050新兵「這檔」9月營收掛鴨蛋…證交所喊免驚:有3年保護 股價仍暴跌
堅定首選台積電!OpenAI暗示「暫不考慮下單英特爾」 奧特曼:盼擴大產能
在手訂單暴增創史高!這「無塵室工程廠」9月營收衝百億大關 股價連7漲刷新天價
Google砸100億建資料中心!「它」獨吃Dell大單 AI伺服器出貨明年拚翻倍
菲7.4強震等同「62.5顆原子彈」威力!專家揭數據:未來一周恐會有規模6以上餘震
外資看走眼?台積電獲評「最被低估股票」潛在漲幅高達35%
造船三雄營收出爐!「它」年增61.8%飆最高 看好2026轉虧為盈
陸AI虛擬主播介入藍黨魁之爭!張亞中爆影片全挺特定人 籲查是否違反反滲透法
輝達總部落腳北士科卡關!Cheap曝離開台北的機率低 列4理由:其實選擇不多
中國向美企船隻課「報復性港口費」!最快10月14日生效 運價狂飆近一成
坐擁PCB記憶體雙利多!「這檔」9月、Q3營收同步創高 看好後市下半年優於上半年
王柏傑、謝欣穎分手已3個月 和平分開、沒有交惡
IC設計龍頭9月營收雙增2成!Q3營收優於預期 天璣9500拉貨好威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